出汗良法_《寿世保元》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一严冬伤寒。不得汗出。宜姜葱各半斤。煎汤一斛。倾大盆中。用小板一块。横加盆上令患人坐卧其上蒸之。外以席被围定。露其口鼻。外可进发汗药。一病患用大指捏住中指中节。紧捏莫放。十指俱屈。合掌夹在两大腿中。紧紧坐住。待良久汗自出。一用发表药不出汗...

http://qihuangzhishu.com/572/58.htm

退热 试试中医方法_【中医宝典】

...□ 李尤佳 河南省中医院 春季,早晚温差大,这样天气易使人感冒,如果发烧,很多人习惯到药房买点退烧药,觉得西药快,但缺点是易反复。而中医退热是标本兼治,不易反复,河南省中医院针灸科吕沛宛医师向大家介绍几种中医退热法。 中医认为,感冒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298.html

痈发背后下利候_《诸病源候论》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此是寒气客于经络,折于气血,血涩不通,乃结成痈。痈发背后利者,由内热而引饮,取冷太过,冷入肠胃,故令下利不止。胃虚气逆则变呕。所以然者,脾与胃合,俱象土,脾候身之肌肉,胃为水谷之海;脾虚则肌肉受邪,胃虚则变下痢。下利不止,气逆,故变呕;呕...

http://qihuangzhishu.com/623/1118.htm

中医一种生命品质_【中医宝典】

...文/江畑颐 解菁 中医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生活品质选择。特别是一度要被外国人抢走去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中医在现代社会真正价值就越发不再仅仅是治病救人这么单纯了,文化、非物质、遗产这样标签或许更加适合中医。中国古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112.html

出汗_《幼科铁镜》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出汗者.寝中通身如浴.觉来方知.属阴虚.营血之所主也.治宜四物汤加黄 、浮小麦、黄连.煎服.有自汗者.不时而出.动则乃息.属阳虚.卫气之所司也.治宜补中益气汤加麻黄根、浮小麦、麦门冬.煎服.有脾虚泄泻自汗.而汗出有时者.此症大虚.治宜...

http://zhongyibaodian.com/youketiejing/841-9-12.html

隔离技术_《基础护理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脱隔离衣(图3)(1)解开腰带,在前面打一活结。(2)解开两袖口,在肘部将部分袖子套塞入袖内,便于消毒双手。(3)消毒清洗双手后,解开领扣,右手伸入左手腕部套袖内,拉下袖子过手;用遮盖着左手握住右手隔离衣袖子外面,将右侧袖子拉下,双手...

http://qihuangzhishu.com/1009/130.htm

开空调不宜低于24℃_【中医宝典】

...暑湿内热基础上,风寒之邪束表,闭郁体内,气血瘀滞,使毒素不能排除。古代名中医张从正首创了“汗吐下”三法,通过让病人出汗、呕吐、稀泻下驱除体内毒素,调遣自身正气,其中汗法一直被现代中医临床使用。 一年四季只有夏季是能够自然出汗,这就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8862.html

大暑时节防中暑_【中医宝典】

...脾胃,从而影响健康。对于大暑时节最常见胃口变差问题,我们需要给予足够重视才行。 食欲不振现象到底是何原因引起呢?在中医看来,大暑期间厌食症状,多与脾胃受凉有关。《山药等,在大暑伤津耗气时节也有益气作用。 盛夏补水是关键 炎炎夏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197.html

探究中医现代化切入点_【中医宝典】

...现代化方法和切入点出了问题,因此切实地进行中西医学比较研究,找准中医现代化切入点就是解开这个难题关键。 中医现代化要提倡中西医学比较研究方法 进行中医现代化,首先要对中西医学有个全面正确认识。回想过去几十年“实验、实证、分析”...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88.html

给汗手汗脚支个招_【中医宝典】

...夏季到来,有些人感到手脚出汗特别多,但身上汗水却很少,这在医学上称为“局部出汗”。从中医角度分析,手脚出汗与人体质有关。 20~40岁人,平时若多食肥甘厚味,饮食不规律,可导致脾胃虚弱。当脾胃功能减弱,湿热便会郁积在体内。湿热下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370.html

共找到1,046,49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