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象主病_《医学摘粹》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浮脉(轻按乃得,重按不见)为阳,为表,主六气风邪外因病。浮而有力表实也,浮而无力表虚也,浮迟表冷也,浮缓风湿也,浮濡伤暑也,浮散虚极也,浮洪阳盛也,浮大阳实也,浮细气少也,浮涩血虚也,浮数风热也,浮紧风寒也,浮弦风饮也,浮滑风痰也。沉脉...

http://qihuangzhishu.com/648/132.htm

中医理论_中医文化_【中医宝典】

...? 怎样认识阴阳五行学说 针灸向何处去 诊脉部位和方法 正常脉象 中国人体质分九种 中药学如何学好 中药学学习 中药学专业考前10件事 中药药理学 中医——藏象学说(五脏-肝) 中医藏象学说讲的是什么? 中医大讲堂 中医的藏象学说 中医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ongyililun-728-1.html

严世芸_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寒热交错的阶段。涩脉是指脉细而迟,往来艰涩,迟钝不畅,多因精伤血少,气滞血瘀。结脉表现脉率缓慢,时而以止,止无定期,其病因为气滞血瘀,痹阻心阳,血脉不通而产生间歇脉。代脉是指脉来中止,良久复动,止有定数的脉象异常,其病因多因气衰,阴阳气不相...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yanshiyun/480-4-6.html

脉象变动病理方面认识(三)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分析脉象变化的程度亦是表得病机的重要方法,自然它亦会联系到生理、病理乃至预后等问题。例如《内经》中论述季节、五脏,六经的生理、病理,死证脉对就是用某些脉象结合胃气的有无多少,亦就是具体脉象的突出程度,来说明其机制的。 除此以外结合临床病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84.html

切诊_《中医儿科学》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术】

...脉象在儿科也可见到,如滑脉见于热盛、痰湿、食滞,洪脉见于气分热盛,结脉见于气血亏虚或寒凝瘀滞,代脉见于气血虚衰,弦脉见于惊风、腹痛、痰饮积滞等。...

http://qihuangzhishu.com/79/71.htm

诊断基础_中医诊断_【中医宝典】

...学古诊则》 古脉法著作《持素》 古脉学的发掘研究之二 古脉学的发掘研究之三 古脉学的发掘研究四 古脉学的发掘研究之一 何谓”四诊法” 后世脉法存在的问题 后世脉法时代的学术的背景及其影响 后世脉学的成就 脉病人病的问题 脉图的历史 脉象变动...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enduanjichu-790-1.html

脉象主病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脉学名词。指与脉象相应的病症。如浮脉主表证,沉脉主里证,迟脉主寒证,数脉主热证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970.htm

中医脉象_【中医宝典】

...健康人脉象应为一次呼吸跳4次,寸关尺三部有脉,脉不浮不沉,和缓有力,尺脉沉取应有力。常见病脉有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滑脉、洪脉、细脉、弦脉等。 浮脉:轻按可得,重按则减。主病:表证由于外感病邪停留于表时,卫气抗邪,脉气鼓动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76.html

论温病初发脉象舌苔本无一定_《温热逢源》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术】

...温病脉,前人谓右脉反大于左,此指邪热达于肺、胃者言也。尝有伏温初发,其邪热郁于少阴,或连及厥阴,而弦数脉,遂见于左手关尺两部者甚多。更有邪机深伏,郁湮不达,病象颇深,而脉象转见细弱不鼓象∶逮托邪化热,脉始渐见浮硬。此由肾气先亏,...

http://qihuangzhishu.com/813/17.htm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_《临证实验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胸胁苦满,烦躁易惊,喜静喜凉,热则头闷脑涨,眩晕欲仆,紧张则发热汗出,神疲乏力,腰脊酸痛,手足心热,入夜尤甚。面目四肢经常水肿。月经正常,纳便如昔。口干口苦。舌质红少苔。脉象沉弦,上鱼际,时缓中一止,此结脉也。诊其腹,脐左拒压。观其脉症,此...

http://qihuangzhishu.com/115/191.htm

共找到544,45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