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养生学的“而少泻”法_【中医宝典】

...中医房室养生学认为,善于养生的人,其重要的守则之一是积精少泄。如果能做到合乎情理的而不泄或而少泄,久之可使精气充沛,神形明慧。故蓄积阴精,甚为关键。 《医心方》曾转引我国古医籍云:“夫阴阳之道,精液为珍,即能爱之,性命可保。凡施泄之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457.html

路志正_辨证莫受西医诊断影响--跟师路志正教授日记(五)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很多中医人员远离了中医宏观的思维方式,热衷于用现代量化的指标以及点线式的思维方式或者是用实验研究来诠释中医。比如说高血压的治疗,很多人一见血压高就认为是肝阳亢盛,而血压不高就不会出现肝风,这正是现代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畸胎。临床上应该抛弃...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uzhizheng/1107-2-5.html

和血熄风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治疗学术语。系熄风法之一。治疗阴血亏虚所致肝风的方法。阴血不足,筋脉失养,出现手足震颤,肌肉瞤,关节拘急不利,肢体麻木,眩晕耳鸣,面白无华,爪甲不荣,舌淡苔白,脉细等症。常用药物有白芍、生地、鸡子黄、天冬、龟板、鳖甲、牡蛎、钩藤、石...

http://qihuangzhishu.com/169/227.htm

头痛、眩晕、失眠的“熄风”治法临床运用_《名师垂教》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未见明显好转。查其舌红、苔黄、脉沉细数无力。辨证:肝郁气滞,肝风。治则:养阴清热,平肝熄风。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天麻15g,钩藤15g,龙骨50g,牡蛎50g,牛膝15g,龟板20g,代赭石20g,天门冬15g,麦门冬15g,茵陈20g...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shichuijiao/1039-39-0.html

望五官_中医诊法_【中医宝典】

...气血不足;睡时露睛多为脾气虚弱或小儿疳积;针眼(麦粒肿)或眼丹(霰粒肿),多为风热邪毒或脾胃蕴热;胬肉攀睛多为风热或湿热壅盛;眼生斑翳,视物障碍,多见于热毒、湿热、痰火、外伤;两目上视、直视可见于肝风或精气衰竭;目睛呆滞无神,可见痰热内...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fa/b34952.html

定风丹_《医学衷中参西录》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录其治验之原案二则于下。(原案一)己巳端阳前,友人黄××幼子,生六月,头身胎毒终未愈。禀质甚弱,忽肝风,抽掣绵绵不休。囟门微凸,按之甚软,微有赤色。指纹色紫为爪形。目睛昏而无神,或歪。脉浮小无根。此因虚气化不固,致肝阳上冲脑部扰及神经也...

http://qihuangzhishu.com/513/63.htm

淡红裂纹舌薄白苔_中医望诊_【中医宝典】

...淡红裂纹舌薄白苔主病:老年阴虚;脾虚湿侵。 舌苔 淡红裂纹舌薄白苔 形象 舌淡红,舌中纵横裂纹如冰片纹。苔薄白而润。 主病 老年阴虚;脾虚湿侵。 病例 阴虚肝风。...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a11721.html

头部振颤中医辨治_中医临床中医治法_【中医宝典】

...中医认为,头部摇动、颤动是不能自制的一种症状,同时可伴有肢体、躯干的摇动等,主要是因风气、筋脉失养或外感风邪,日久化热,引动肝风而发病。主要有五种原因引发头部及四肢颤动。 1、肝肾不足型:表现为头部振摇,日久不愈,伴有四肢颤动,程度...

http://zhongyibaodian.com/linchuang/b33227.html

瘛瘲_小儿杂病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俗称“抽风”,是小儿惊风的一个症状。瘛,是筋急击缩;瘲,是筋缓纵伸。瘛瘲是形容手足时伸时缩抽动不止的状态,是热极生风、肝风的证候。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chizong-1849.html

舌歪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舌歪指舌偏于一侧,伸出亦歪斜。 【舌歪】 舌偏于一侧,伸出亦歪斜。多因“肝风”所致。见于中风等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989.html

共找到453,46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