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学派创新说_【中医宝典】

...朱丹溪,名震亨,字彦修,因居丹溪尊称为“丹溪翁”。生于元代至元辛巳年,卒于至正戊戍年(公元1281—1358年),享年78岁,婺州(今金华市)乌伤(今义乌市)人。元代著名医家,通儒精,著有《难经》,而湿热相火为病最多,人罕知其秘者。兼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97.html

温病_史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提倡赞同温热病学说的医家,自成一大,后世称之为温病。 【温病】 明清以来,在古代治疗伤寒病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对温热病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在温热病的病因病理治疗原则方面,逐步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学说。温病学说的形成,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602.html

瓯越燔湿_【中医宝典】

...“永嘉”的学术思想用药特色,受到温州特有的气候环境的影响。温州,地处温带,依山傍水,四季气候温热而潮湿,常在隆冬季节,仍然暖意洋洋;酷暑当令,依旧凉风徐徐。因此,“永嘉”这一温州土生土长的医学流派,无论是认病识证处方用药或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02.html

中医史上三件事诠释——学术因争鸣而发展_【中医宝典】

...□ 朱明 丁洪磊 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术争鸣始终伴随着中医药的发展。尤其金元以降,中医学逐渐形成,各个学派之间的争论更是让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由中医学历史发展的轨迹可以看出,学术上不仅仅需要兼收并蓄相互学习,...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889.html

路志正_治病以平为期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金代张元素的易水学派;有的从脾胃入手,如金元时期李东垣的脾胃学派;有的从滋阴入手,如元代朱丹溪的滋阴学派。这些不同的流派,是中医理论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初学中医的人往往对此不理解。其实,中医理论是把人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对待的,现代医学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uzhizheng/1107-3-6.html

中西医学历史嬗变的轨迹_【中医宝典】

...了整体结构整体功能,无疑将渐行渐窄。而中医讲究“感悟”,未免夹带有很多主观因素,难以客观地定量,定性。若中医的诊察疾病能参考现代医学的微观分析,将辨证与病相结合,实现宏观与微观的统一,使中诊断客观化,即把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引入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85.html

中医需有“术”更需有“道”——兼答李彦坤医师问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学派的认识呀?”。笔者始终认为,中医学中流派纷呈各家争鸣,极大地丰富发展了中医学,同时也为后学者提供了成长的沃土。张仲景不也提倡“博采众方”反对“各承家技”嘛(如果《伤寒论》序言确实出自张仲景之手的话)!元代医家王好古在这一方面为我们...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815.html

论大中医观_【中医宝典】

...火神说起, 火神论点 确比其它各学派显得高明. 特别是治杂症,但其主旨仍不出四逆 白通方方义. 愚以为火神学说是仲圣医学的一个分枝而已.有丰富,发展仲圣医学的功绩. 其它温病,攻下等 同样是. 学医者,师任一学派太过,都易成偏执...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124.html

少阳病时相_《思考中医》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一个,中医的道也好,儒道的道也好,都只有一个。但是,见到它证到它却可以有许多的方法。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也就是有八万四千种方法,八万四千个切入点。从这些切入点切入,你都能够最终认识宇宙人生的根本。我们这样来看历史上中医的许多流派,那就...

http://qihuangzhishu.com/145/161.htm

中医药大事记60-75年_【中医宝典】

...争鸣,继续加强中西医团结。 12月 卫生部修订六年制专业教学计划,培养目标是具有社会主义觉悟,体魄健全,系统掌握中医学理论医疗技术并有现代医学一般知识的中医师,业务课程共开设24门,医古文中国医学史经(包括内经药理学内科学与外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165.html

共找到1,067,48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