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词典拼音B篇_《中医词典》a~b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龙胆泻肝汤加减。参见冰瑕翳深外障条。丙天干的第三位。常用以纪年、纪日。丙丁古人用十干以纪日,丙丁即丙日与丁日。丙丁属火,火分阴阳。丙为阳火,内应手太阳小肠经,故小肠经旺于丙日;丁为阴火,属手少阴心经,故心旺于丁日。《素问·脏气时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0/166-2-8.html

中医综合疗法腰椎间盘突出症_中药鉴别_【中医宝典】

...牵引、中药练功疗法等治疗。 手法推拿包括脊柱正骨手法、软组织松解手法。常规轻手法松腰,配合重手法包括侧卧斜板、伸腰扳腿法、屈髋晃腰、按压抖动、俯卧牵抖。亦可采用坐位脊柱旋转复位。 卧床休息急性期应严格卧床休息,时间4周。 ...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9592.html

颜德馨_喘三拾摭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脉细数,舌苔薄腻,痰饮渍肺,阳失斡旋,守前,同上方麻黄、附子改为9g。7贴,诸症均瘥,积以调理之品善后。 三、虚喘肺肾两亏 当从培补脾肾 颜老尝谓,新喘在肺,穷必肾,故虚喘从肾论治,寓滋苗灌根之意,盖肾居下焦,元阳居,功能助肺纳气,为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yandexin/516-4-1.html

中医治之温里_【中医宝典】

...治法,即治疗疾病的方法。包括治疗大法和具体治法,常用的治疗大法有汗、吐、下、和、温、清、补、消。以上,根据临床病证的具体情况,可单用、亦可两法或多互相配合使用,总之以病情需要为原则。如表证兼里证者,常规治法是先解表后里,倘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937.html

胃下垂常用验方偏方_【中医宝典】

...胃下垂现代医学认为,胃下垂是由于胃壁腹部肌肉松弛的结果。中医学则认为胃下垂是由于思虑伤脾,气虚下陷所致。常用的临床验方、偏方主要如下[方一]新鲜荷叶蒂4个,莲子60克,白糖适量。将荷叶蒂洗净,对半切两刀,备用。莲子洗净,用开水浸泡1...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2359.html

中医词典拼音G篇_《中医词典》e~f~g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字右陶。檇李(今浙江嘉兴)人。有鉴于痧胀等疾疫流行,而疗法不多,乃推原小儿痧疹之理,采集古人之方,撰《痧胀玉衡》三卷(1674年),列痧胀证,并结合实际例予以阐明。如痧在肌表者用刮,痧在血者宜放痧,痧在肠胃经络与肝脾肾三阴则...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2/168-3-8.html

热凉补泻与针刺_器具技法_【中医宝典】

...中医诊所,1954年3月应华北中医实验所邀请为针灸医师,同年10月至临终一直任原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第三研究室主任。 郑毓琳注重热凉补泻手法,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出临证针刺,施针时重用左手,左手与右手互相配合,认为得气和气至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197.html

中医词典拼音Y第十一篇_《中医词典》x~y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清刻本。《医学心悟》综合性医书。五卷。清·程国彭撰于1732年。卷一总术四诊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的理论、法则及其在临床上的运用;卷二阐述《伤寒论》的理论和证;卷三-五分述、外、妇产、五官等科主要病证的辨证论治,每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8/195-2-11.html

下手口诀_《针灸大成》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真补。循循而通之。经曰『凡泻针,必以手指于穴上四旁循之,使令气血宣散,方可下针,故出针时,不闭其穴,乃为真泻。』此提按补泻之法,男女补泻,左右反用。捻捻者,上大指向外捻,下大指向捻。外捻者令气向上而治病,捻者令气向下而治病。如...

http://qihuangzhishu.com/1043/105.htm

中医词典其他第三篇_《中医词典》z~其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欠系统。现存初刻本等多种清刻本。《医学心悟》综合性医书。五卷。清·程国彭撰于1732年。卷一总术四诊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的理论、法则及其在临床上的运用;卷二阐述《伤寒论》的理论和证;卷三-五分述、外、妇产、五官等科...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9/196-2-3.html

共找到770,84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