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起源发展(一)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脉经·卷二·平人迎神门气口前后第二》载:“左手尺中神门以后阴实者,足少阴经也,病苦舌燥。”阴实是肾阳亢盛,肾阴受劫,故舌苔干燥。《脉经·卷三·心小肠部第二》载:“心象火,小肠合为府,其喉舌。”是说舌是心之外窍。《脉经·卷四·...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02.html

的临床意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在里,而脉象的浮沉,常足以反映病位的浅深,浮,病位多在表;沉,病位多在里。疾病的性质可分寒证热证,脉象的迟数,可反映疾病的性质,如迟脉多主寒证,数多主热证。在病变过程中,邪正斗争的消长,产生虚实的病理变化,而脉象的有力无力,能反映...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67.html

总论_《内经博议》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经云、微妙在.不可不察.今察之精.莫过内经.内经于诊法甚详.于脉法甚约.自叔和脉经兴.而脉象繁为二十四.撰出七表八里九道之名.以为诊脉之法.莫尽于此.不知名象愈繁.道愈莫准.将求精而愈失之也.夫为胃气之本源.其阴阳精要.即相为对待...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jingboyi/726-7-2.html

师道简介

...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

http://wenxue360.com/author/100.html

《内经选读》教材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张新渝 成都中医药大学 教材是传授学习知识的依据,其阐述应该明确、准确正确。遗憾的是,作为传承中医学经典巨著《黄帝内经》学术的《内经选读》,从四版至七版,在阐述原著某些重要思想观点时,却未尽如此。本文仅择其要者商榷于后。 “和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339.html

实用_【中医宝典】

...实用分:大小,快慢,硬软,浮沉,匀乱。10种,有人要问了,书上有几十种,你的才10种,有否搞错?错不了!这是我老牛学,多了多余,少了不够,看下去就知了。 1、大小:管察气。大气旺,小气虚。[看,多简便] 2、快慢:管察精。快精虚,慢...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28.html

大小肠部位辨_《三十年临证经验集》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五脏六腑皆有定位:左寸心;左关肝胆;左尺肾膀胱;右寸肺;右关脾胃;右尺肾命门,自叔和倡导以还,历代医家成宗之从之,已成千古定论。虽偶有一二异议,终不能易电。惟大肠小肠两腑,在寸在尺,诸说不一,而见仁见智,各有至理焉。陆定圃《...

http://zhongyibaodian.com/sanshinianlinzhengjingyanji510/144-6-7.html

_《宗三昧》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异者.乖戾不和.索然无气.不寻常诸脉相类.内经大奇论.贯列诸.摹写最微.苟非逐一稽研.乌能心领神会.如心满大.痫螈筋挛.肝小急.痫螈筋挛.二条见证皆同.而脉象迥异.受病各别.其同病异治等法.良有见乎此也.若肝惊暴.有所惊骇....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zongsanmei/845-14-0.html

存仁生平和他的《乐天长寿辞》_【中医宝典】

...关键词:存仁 生平 《乐天长寿辞》 存仁先生,1908年5月出生于上海一个衰落的商人家庭,少小丧父,聪颖过人。及长,才气横溢,先后拜沪上名医谢利恒、丁仲英为师。1923年考入丁甘仁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1927年以优异成绩毕业,时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95.html

《丹医秘授古法》的内容_《丹医秘授古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王叔和及从那时开始使用的“独取寸口”的方法持严厉的批判态度;并给出了所谓“古代诊脉之法”的具体内容——即“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合计二十部的诊法主病。不管这种“分经候”的诊脉方法是不是汉以前或王叔和《脉经》之前的文化遗存,但确属...

http://qihuangzhishu.com/1248/3.htm

共找到336,83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