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酌十八反十九畏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中医在几千年的尝试和应用过程中,总结出了对人体危害极大的配伍禁忌,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十八反十九畏 相反为害,深于相恶性,相反的药物应用在同一剂药方里,可能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故相反的药物原则上禁止配伍应用。中医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8857.html

杨振宁教授所认识的中国文化_【中医宝典】

...1999年12月3日,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应香港中文大学之邀,于新亚书院举办了一个题为中国文化与科学的讲座。在这个讲座中,杨教授用了相当长的篇幅来阐述中国文化的特征。 杨教授是公认的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734.html

升降浮沉_《中药学》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升降浮沉,就是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四种趋向。它们的意义如下:(一)升:就是上升、升提的意思,能治病势下陷的药物,都有升的作用。(二)降:就是下降、降逆的意思,能治病势上逆的药物,都有降的作用。(三)浮:就是轻浮、上行发散的意思,能治病位在表的...

http://qihuangzhishu.com/69/8.htm

用生理学方法研究中医_【中医宝典】

...目前对中医证候的研究已开展了大量工作,但从机体生理功能状态的角度进行研究的不多, 证候既然是中医对疾病过程中人体功能状态的概括和总结,因此,用生理学方法纳入中医证候学的发展与研究中来。同时也为现代科技认识中医证候学架起了一座桥梁。 中医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438.html

平衡通畅开启中年女性健康之门的金钥匙_女性养生_【中医宝典】

...痛经、不孕等病变;谷道不畅,可表现大便干燥、浊气上熏、面色灰垢、头昏不清等情况;若血道不畅,可呈现面色萎黄、头晕心悸、失眠脱发等病症。 同时,中医学说的平衡,是以阴阳平衡为大纲,统领气血平衡、升降平衡、出入平衡等。如果人体平衡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nvxingbaojian/a932.html

中医方法论的一个研究框架_【中医宝典】

...采用的是唯象模型方法,西医走的是实体模型的道路。中医认识人体是在人体外在功能表象层面上,人体内在的实体结构不是中医关心的对象;中医理论核心—藏象理论的构建主要不是通过解剖方法,而是在一定的解剖知识基础上,通过对人体外在功能表象的观察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45.html

第五章 第一节 壮医理论的萌芽_民族中医壮医_【中医宝典】

...、温浴疗法、擦治疗法,并可配合祛风解毒的草药内服,疗效更佳。 二、对解剖及生理病理的初步认识 壮医对人体解剖及生理病理的认识,一方面,来源于社会生产实践;另一方面,中医的影响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壮族民间有拾骨迁葬的习俗,如《宁明县志》...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3148.html

走出阳痿认识的误区_【中医宝典】

...误区之一:阳痿就是肾虚 一提到阳痿,很多人就说是肾虚,治疗上要壮阳补肾,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这种误解是中国人传统认识所致,认为男人消耗太大(指性生活射出精液,民间有一滴精十滴血)的说法,要多补补。在南方,太太常给先生炖参汤、...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1122.html

木曰敷和话肝胆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调节有重要关系。 中医谓,肝胆兼属于木,皆通少阳生发之气,肝胆之气敷布于脏腑机体,诸脏因此升降出入生化不息,故《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将肝胆生理病机总概括为此脏气平则敷和,太过则发生,不及则委和。由此可证,所谓木曰敷和人体之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803.html

进补不当如同火上浇油_【中医宝典】

...有些人认为经常服用一些补益中药或保健品,可以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目的,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 首先,补益中药不适用于儿童及青少年人群服用。中医学认为儿童为幼稚之体,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应按照人体的正常规律成长。儿童时期如果服用过多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6298.html

共找到897,43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