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主要内容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是通过对患者或陪诊者询问以了解病情及有关情况。切诊,是诊察患者脉候和身体其他部位,以测知体内、体外一切变化情况。根据以上四诊合参原则,不能以一诊代四诊,同时症状、体征与病史收集,一定要审察准确,不能草率从事。八纲:即阴阳、表里、...

http://qihuangzhishu.com/92/6.htm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发展,主要表现在问诊、舌诊、切诊(脉诊、按诊)与辨证四个方面,此外,在四诊及望诊综合研究方面,亦有不少专著 近百年来,中医诊断学也取得了可喜成就。...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23.html

得病部位决定用药时间_【中医宝典】

...要想提高药物疗效,不仅需对症用药,服药方法也很关键。在中医里,可根据患病部位决定服药时间与进餐时间先后。 治疗上焦疾病,如头痛、目疾、咽喉病等,宜在饭后服药才利于药性发挥。 治疗下焦疾病,如腹痛、腰痛、遗精等,宜在饭前服药。因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093.html

中医有何讲究_【中医宝典】

...有人说,看中医不就是去看病吗,哪还有什么讲究呢?其实不然,看中医时有许多需要注意问题,而且是患者就诊前必须了解中医诊察疾病重要手段是望、闻、问、切,称之为“四诊”。通过望、闻、问、切这四种诊察方法收集病人有关资料,加以综合分析...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280.html

四个部位要春捂_【中医宝典】

...□ 辛海 北京中医医院 虽然已过惊蛰节气,但是寒意仍然很浓,老话说“春捂秋冻”,在此时节有些部位最需要“捂一捂”。 手腕 手腕处有心经原穴——神门穴,而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部位,能够强化脏腑功能。大家都知道心主管全身血脉,通过...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863.html

经络与色脉诊学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也,时大时小……”《灵枢·经脉》也有“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说法,虽然中医无血液循环之说,但对于营卫气血在经络脉中的运行,论述颇为详尽,如《灵枢·邪客》:“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素问·痹论》:“荣者水谷之精气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49.html

学好中医必先学习诊脉_【中医宝典】

...中医看病,以辨证论治为核心,在辨证论治中又以四诊八纲为要目,四诊八纲中又以四诊为前提,由四诊才能识八纲。在望闻问切四诊中,虽然脉诊排在最后,但它是备急千金要方》)对于脉诊这样一个重要内容,在5年中医大学教育中,只占了区区20个课时,而且...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89.html

脉诊钩玄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寿小云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医诊脉似乎永远是个谜,当我们看到中医诊脉之后,对病情说得头头是道时,很难想象短短的几公分长脉管上,出现了什么样变化,让我们能够看到五脏六腑疾病。《素问·五脏别论篇》说:“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508.html

口脉分部长度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寸口脉划分为寸关尺三部始见于《难经》,《二难》说:“……阴得是内一寸,阳得寸内九分,尺寸终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这是说寸口脉总长度为一寸九分,寸部长九分,尺部长一寸,寸尺之界为关。 滑氏《本义》说:“关者,掌后高骨之分,寸后尺前,两...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53.html

切诊_《中医儿科学》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切诊是医生用手指切按患者体表以诊察疾病方法。切诊包括按诊和脉诊两部分,都应在尽可能使患儿安静状态下进行。1.按诊按诊包括按压和触摸头囟、颈腋、四肢、皮肤、胸腹等。(1)按头囟小儿囟门逾期不闭,是肾气不充,发育欠佳;囟门不能应期闭合,...

http://qihuangzhishu.com/79/71.htm

共找到1,046,25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