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资生分部穴图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针灸资生分部穴图 现收藏于北京图书馆藏。 作者:宋·王执中 年代:1180~1195年 版本:元天历广勤书堂刊本 收藏单位:北京图书馆藏...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01.html

卷四_铜人针灸

...如此。若定中,风府正相当、即是侧、相去各二寸,此之定穴。” 颅息二穴,在耳后青脉间,(按:针灸甲乙有“手少阳脉气所发”句)主身热、头痛、不可反侧,小儿痫喘不得息,耳聋。针入一分,不得多出血,血多即杀人。灸三壮。 完骨二穴,在耳后入...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705.html

针灸“反攻”_中医针灸知识_【中医宝典】

...此次评估被认为是“里程碑式”,具有世界级影响。 2004年,美国医学杂志内科学纪事刊登了一项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历时4年、花费200多万美元针灸临床研究结果。美国国家互补与替代医学研究中心负责人斯蒂芬斯罗博士认为,这是有史以来...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681.html

宋天圣铜人(宋代)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正统铜人”。然而就在明正统铜人铸成后,宋天圣铜人却突然间没有了踪迹。关于它去向之谜,史学家有多种猜测…… 从明正统石刻铜人腧穴针灸拓本中的铜人经脉图可知,宋天圣铜人是一个直立青年男子形象,体内有五脏六腑和骨骼。 明正统石刻铜人经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52.html

针灸源地,手法别备_【中医宝典】

...针灸,历来就是中医学之瑰宝,由于它简单便捷,效如桴鼓,而扎根民间,深受病家欢迎。浙江针灸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原始社会),如二千多年前医学经典著作内经中就有“东方之域,其民食鱼而嗜咸,其治宜砭石”记载,“砭石”就是最早针灸...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34.html

中国针灸全球公认_【中医宝典】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针灸穴位国际标准书(以下简称标准)。韩国韩医协会随即表示,该标准确认了人身上共有361个针灸穴位,其中99%穴位位置采用了韩国穴位布局,“这表明韩国韩医学针灸术已经成为了国际标准。 ”这则...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267.html

卷二_铜人针灸

... 巨骨一穴,在心脾骨头(按:据针灸甲乙作“在肩端上行、两叉骨间陷者中”。针灸资生。卷一云“铜人云‘巨骨二穴,在肩端上两叉骨间’,明堂。下亦同。但明堂。上云‘巨骨一穴,在心脾骨头’,不特‘一穴‘、字不同,而穴‘...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703.html

急症针灸简史与现状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针灸资生等,多记载有灸治急症内容。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较晋唐有所发展。 1.重视理论探讨 灸治急症,晋唐时偏重临床,缺乏理论上研究。宋代一些医家开始注意到这方面工作。窦材提出灸可扶阳保本说, 他认为“医之治病用灸,如做饭需薪”(...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27.html

卷七_铜人针灸

...而复始,行年所值者,切忌针灸。 一岁起脐,二岁心。逐岁顺行,周而复始,行所值处,忌针灸。(所录见明堂) 推四时太乙所在,云:“六腑、鬲(按:通作“膈”)下、三藏,应四季。中州其有戊巳日,大禁。太乙所在,忌针灸。” 左足(应立春日其日戊子...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708.html

铜人针灸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著作。七卷。此书虽冠“铜人”之名,实与“铜人”无涉。系元代书商抄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九全文,析分为卷一-六,另附针灸禁忌一卷。原书成于唐代,作者已无可考。书中记载了一些常用要穴针治经验,并附十二幅腧穴图。现存明·清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4/267.htm

共找到1,088,92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