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集成》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先从气色看 再看舌胎分表里 看妇女歌 看小儿歌 分类用药歌 五脏补泻凉散 六经引药 用药如用兵 医学集成卷一跋 发端统论 医学集成卷二 伤寒 灸伤寒穴道 瘟疫 附应下诸 补遗瘟疫杂 斑疹 感冒 疟疾 疟疾三方 截疟 灸疟疾穴道 痢疾 灸...

http://qihuangzhishu.com/1033/index.htm

医学易通》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内科著作。八卷。清·陈念祖等原撰,潘蔚增辑。本书选辑陈念祖《医学实在易》、黄元御《四圣心源》及《医宗金鉴》中的论、医方而成。卷一为四诊易知;卷二-八以表证,里、寒证、热证、虚证、实证及幼科分类,记述各种病证治,内容全面系统而又浅近...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590.htm

医学易通》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内科著作。八卷。清·陈念祖等原撰,潘蔚增辑。本书选辑陈念祖《医学实在易》、黄元御《四圣心源》及《医宗金鉴》中的论、医方而成。卷一为四诊易知;卷二-八以表证,里、寒证、热证、虚证、实证及幼科分类,记述各种病证治,内容全面系统而又浅近...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932.htm

厥逆奔豚香港脚攻心_《读随笔》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内经》曰∶厥逆者,寒湿之起也。《千金方》及董及之谓此即香港脚。似矣。香港脚有风湿、寒湿之不同。风湿,多挟热也。又有奔豚,亦下焦寒湿。皆邪气自下部鼓肝、肾之虚阳上冲于心,使真气离根而上浮,最为危急之候。其故由于风、寒、湿邪,自足心涌泉穴...

http://qihuangzhishu.com/683/98.htm

酒人多中风说_《叶选医衡》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按中风之,先哲皆尚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而未尝言虚之所自。乃后世辄指之曰∶某中风因少年曾多斫丧也,某中风因高年尚有侍姬也。以余视之,房劳致虚者固众,而沉湎致虚者尤多。盖尝历治中风之人,强半系善饮者,亦大明验也。按《内经》云∶饮酒中风,亦...

http://qihuangzhishu.com/768/24.htm

武威汉代简 内容丰富的原始医学文献_【中医宝典】

...医者,他把行医多年的“经验”记录简中。 汉代已有较完备的中医药体系 武威汉代简目前被鉴定为国宝级文物。据考证,该简是我国年代较早,保存形式较完整,内容丰富的临床验方著录。它反映了我国早期医学水平和中医临床治疗的真实情况。同时,它反映了汉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613.html

王辉萍_经期诸源流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镜》提出了“经行感冒”;《医学入门》、《证治准绳》、《济阴纲目》、《医宗金鉴》、《妇人规》、《辨证录》、《沈氏女科辑要》、《妇人良方大全》等书都载有经行发热、经行吐泻、错经妄行等许多候。《傅青主女科》有经前泄水和经前大便下血两则比较详细...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wanghuiping/490-9-1.html

医学史的理论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史料的真伪。如上认真的收集和购,有可能获得大量有关史料,这就为课题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雄厚的基础,然而为了确定其真正价值,还要进行科学的鉴别。民族医药中的精湛技艺和特效方药倍受重视。医学考古学。这是考古学的一个分支。史研究与考古学和...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7.htm

海沉浮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永嘉派”,活动于南宋淳熙至淳佑,大约为公元1174~1244年间。正相当于北方刘完素、张子和、张元素、李东垣学术活动进入高潮,河间、易水学派形成阶段。自古以来,就有“儒之门户开于宋,之门户开于金元”的说法,医学派别出现的意义,在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48.html

清代前中期医学著作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汇编、艺术典”下之“部汇考”,共520卷,分类辑录自《内经》至清初120余种医学文献,有古典籍的注释,各种疾病的辨证论治,医学艺术,记事及医家传略等,记述系统,分门别类明确,各科治有论有方,引证材科均一一详注出处,标明书目、篇目和作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6-11.html

共找到135,75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