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三首_《外台秘要》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广济疗坠骨肉,苦疼痛不可忍方。故马毡两段,其毡欲得故腻者,于铛中以酒五六升,着一抄盐,煮令热,即纳毡于铛中,看散,又疗男子虚劳坠伤内,吐血不止欲死,面目黑如漆者,悉主之方黄 芎 当归 芍药(各三两) 甘草(三两炙) 生姜(八两)六味...

http://qihuangzhishu.com/121/768.htm

冒_病因病机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冒是泛指气从逆而冒于头部,出现头目昏花的证侯。 【冒】 通常是泛指气从逆而冒于头部,出现头目昏花的证侯。但按《素问.五脏生成篇》所述,则专指脾胃之气逆乱而言,由于胃的浊气不能下行,脾的清气不能上升,则浊气厥逆上冲,可...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886.html

《兵令》()原文-出自《尉缭子》_兵家_【文学360】

...御敌者,正兵先合,而后振之,此必胜之术也。陈之斧钺,饰之旗章,有功必赏,犯令必死,存亡死生,在枹之端,虽天下有善兵者,莫能御此矣。 7、兵令:矢射未交,长刃未接,前噪者谓之虚,后噪者谓之实,不噪者谓之秘,虚实者兵之体也。 《兵令》 1、...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853.html

寒上寒热_《证治准绳·杂病》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脉经》云∶热病所谓阳附阴者,腰以下至足热,腰以上寒,阴气争还心腹满者死。所谓阴附阳者,腰以上至头热,腰以下寒,阴气争还得汗者生。《灵枢经》云∶寒下热,先刺其项太阳,久留之,已刺则熨项与肩胛,令热合乃止,此所谓推而之者也。...

http://qihuangzhishu.com/571/27.htm

检覆总说_《洗冤集录》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凡检验,不可信凭行人,须令将酒醋洗净,仔细查看。如烧死,口内有灰。溺死,腹胀,内有水。以衣物或湿纸搭口鼻死,即腹干胀。若被人勒死,项下绳索交过,手指甲或抓。若自缢,即脑后分八字,索子不交。绳在喉,舌出;喉,舌不出,切在详细。自余...

http://qihuangzhishu.com/321/6.htm

取_治则治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取指疾病的症状表现在下部,用针刺上部的穴位。 【取】 《素问.五常政大论》,「病在,取之上」。疾病的症状表现在下部,用针刺上部的穴位。例如:脱肛可刺头部的百会穴。疾病的症状表现在下部,用药物从上部治疗。例如:小便不利,由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8297.html

热病胎_《医学心悟》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娠妊热病不解,以致胎腹中,不能出者。须验其产母,面赤舌青者,其子已;若面青舌赤,母亦难全。古方通用黑神散之,然药性燥烈,不宜于热病,应用平胃散加朴硝五...

http://qihuangzhishu.com/657/490.htm

取_治则治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取为疾病的症状表现在上部,用针刺下部的穴位。 【取】 《素问.五常政大论》:「病在、取之下。」疾病的症状表现在上部,用针刺下部的穴位。仞如:失眠可针刺足三里:头晕目眩可刺足部的太冲。疾病的症状表现在上部,用药物从下部治疗。...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8256.html

颅囟经卷·病证_《颅囟经》

...,两眼赤者,是在胎之时,母吃灸煿、热面壅滞,气入胎中,熏儿脑所致也。 小儿温热,皆因从气热而搏胃气。然若之,平气即愈,气虚则生惊而变痫。 小儿惊、痫,一从虚邪、客热相搏而生。其候当用补飬安和即愈,加以性冷太过即死。 小儿哕、逆、吐,皆...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832.html

隙感染原因_由什么原因引起隙感染_查疾病_【疾病大全】

...颌下腺淋巴结的化脓性炎症,也可引起本病。一般来自下颌第2磨牙以前部位的炎症常先侵舌下隙,第2、3磨牙的炎症则先侵入下颌舌骨下方的颌隙;炎症蔓延至整个隙(包括舌下隙隙)成为脓性颌炎(或称卢德维氏颈炎...

http://jb39.com/jibing-bingyin/NongXingHeXiaYan267395.htm

共找到508,81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