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医药:土家族医药_【中医宝典】

...医学萃精》一书,此书是集传统中医与土家族医药为一体、突出地方特色的医药专著。 土家族医药认为人体主要由三元、十窍、肢节、筋脉、气血精组成,认为产生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瘟气(指引起疾病之风、寒、湿、火)、生活饮食、劳损外伤、情志、气血失调、冷热...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431.html

李时珍编著《濒湖脉学》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李时珍感其时代的中医脉学存有缺憾甚至谬误繁多,便依其父李月池所著《四诊发明》及历史上其他多家脉论精华,于1564年(明·嘉靖43年)编著成《脉诀》,即《濒湖脉学》。 该书语言简明,论脉清澈,不但把临床复杂脉象总结归纳成基本的27种脉象,...

http://wenxue360.com/bcgm/archives/2790.html

畲族医药理论特点_【中医宝典】

...相关地方史志资料,我们可以看出畲族医药理论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寒凉为主,内外兼治 据文献记载和畲族语言学考证,隋唐时,畲族主要聚居在粤、闽、赣三省交界地带,所处地域多雨潮湿,瘴气流行,极易引发疟疾、结核病、丝虫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妇女病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045.html

发展中的维吾尔医药_【中医宝典】

...前列宁口服液、伊木萨克、爱维心、祖卡木颗粒等品种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都在不断提高。各维吾尔医院的名老维医验方和医院制剂不计其数,为维药的新药开发提供了极好的源泉。 在人才方面维医拥有一批基础扎实,学术造诣较深,实践经验丰富,在国内外有一定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287.html

第三章第一节壮医药的萌芽_【中医宝典】

...能通过口耳相传及部分汉文资料记载得以流传下来,说明这一时期壮医医疗卫生活动是活跃的。壮医药物疗法在这一时期处于萌芽阶段。 由于年代久远,后代的人们在不了解药物起源的真正原因的情况下,根据传说把它归因于某一个人,某一个,如"神农尝百草,始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294.html

天竺寺七叶堂避暑原文、翻译及赏析_白居易古诗_【古诗文大全】

...郁郁复郁郁,伏热何时毕。行入七叶堂,烦暑随步失。 檐雨稍霏微,窗风正萧瑟。清宵一觉睡,可以销百疾。...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22692.html

中华医药奇葩——维吾尔医药_【中医宝典】

...开发利用,维吾尔医药显得步履维艰,亟待及早与其它民族医药共同走产业化发展之路。 历史悠久的维吾尔医药,长期以来集阿拉伯、古希腊医药之所长,并受到中医药学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基础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发挥着神奇的效用,孕育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446.html

李时珍药用衡量析疑_【中医宝典】

...关键词:李时珍 《本草纲目》附方现代研究全集.妇儿五官科卷中[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8:758,755. [6]卢嘉锡主编.中国古代科技史·度量衡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39.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30.html

土地-皮王-药王 安国药王庙小考(三)_【中医宝典】

...本地土地 宋代的造运动 在中国古代史上,造活动从来没有中止过,宋代更是突出。与医药有关的较有影响的是妈祖和吴夲。 妈祖的奉祀起于北宋。记其事最早的有宋人李俊甫《莆田比事》等。相传妈祖姓林名默,为莆阳湄州人,年28死于海上。《咸淳临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554.html

“心有灵犀 ”话犀牛_医药诗词_【中医宝典】

...“宫”,神明得主。中医的另外两宝——紫雪丹和至宝丹,皆用犀牛角无不取其清心凉血解毒之功,临床疗效确切。 李时珍言:“鹿取茸,犀取尖,其精锐之力尽在是也”。陈修园曰∶“犀角气寒,禀水之气也。味苦酸咸无毒,得木火水之味也,主百毒蛊疰、邪鬼瘴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ci/a11143.html

共找到759,91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