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医学从书。即《赤水玄珠全集》之略称。又名《孙氏医书三种》。明·孙一奎撰。刊于1584年。包括《赤水玄珠》、《医旨绪余》及孙氏医案五卷(卷一-二名《三吴医案》,卷三-四名《新都医案》,卷五名《宜兴医案》)。②综合性医书。即《赤水玄珠全集》...
...惟其书文义古奥,不易明通,必有资于注释。乃自成无己注释后,接踵者几至百家,议见多歧,有如聚讼,徒乱人意。予读至喻氏《尚论篇》,以为明白晓畅矣。乃见柯氏三书,彼又以喻氏为歧说,意在菲薄前人,则后来居上。其实柯氏实不及喻氏,即其书不以六经名篇,...
...余服润字丸时,适陈载庵来,告以所患,问宜何药,载庵曰∶《三世医验》中润字丸最稳最灵。余曰∶鄙意正同,已服二钱许矣。载庵曰∶不妨再服一次,如其言大便遂通。)伤食者,往往发热口渴,有似外感,辨之之法,以皮硝二钱,用纸(纸须浓)坚包固,缚置胃脘,静卧...
...完善的。然而,李时珍认为,品数太烦多,名称也太杂,有时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他以为这样是不正确的。于是“穷搜搏采、芟烦补阙”,历经三十年,阅读的书籍八百余家,书稿订正三次而著成《本草纲目》一书。《本草纲目》增加药物达三百七十四种...
...终,曷以续兴,崇弘祖宗,拯济元元?《尚书琁玑钤》曰:'述尧世,放唐文。'《帝命验》曰:'顺尧考德,题期立象。'且三、五步骤,优劣殊轨,况乎顽陋,无以克堪!虽欲从之,末由也已。每见图书,中心恧焉。间者以来,政治不得,阴阳不和,灾异不息,疠疫之...
...繁露》曰:汉世藏书,旧知有禁中、外台之别。今读刘向叙载所定《列子》之书,而知中书之外,又有太常太史、与中秘而三也。向言所校三藏本篇章,大率中书多,外书少,知汉留意中秘,故比他本特备也。史迁纟由金匮石室以成《史记》,岂尝许其稽阅中秘邪?或太史所...
...医学丛书。又名《薛氏医案二十四种》。明·薛己等撰,吴管辑。初刊于明·万历年间。本书系薛己及其父亲薛铠所撰集校注的医书24种合刊而成。其中薛己所撰有《内科摘要》、《外科发挥》、《外科心法》、《外科枢要》、《外科经验方》、《正体类要》、《口齿...
...医学丛书。又名《薛氏医案二十四种》。明·薛己等撰,吴管辑。初刊于明·万历年间。本书系薛己及其父亲薛铠所撰集校注的医书24种合刊而成。其中薛己所撰有《内科摘要》、《外科发挥》、《外科心法》、《外科枢要》、《外科经验方》、《正体类要》、《口齿...
...——皖派朴学家《素问》校诂研究(二) 摘要:本文举例论述了皖派朴学家对《素问》的校诂是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考证,将文字、音韵、训诂、校勘、医理等知识有机地统一起来以运用到具体问题的考证中。 《内经》是中医的理论著作,但实质上又是...
...史始变古文,或同或异,谓之篆。篆者传也,传其物理,施之无穷。甄酆定六书,三曰篆书。八体书法,一曰大篆。又《汉书·艺文志》、《史籀》十五篇,并此也。以此官制之,用以教授,谓之史书,凡九千字。(出《书断》) 按:大篆,相传是周宣王的太史官籀创造...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