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有国之君〔二〕,未尝不欲治也,而治不世见者,所任不贤故也〔三〕。世未尝无贤也,而贤不得用者,群臣妒也〔四〕。主有索贤之心,而无得贤之术,臣有进贤之名,而无进贤之实,此以人君孤危于上〔五〕,而道独抑于下也〔六〕。 〔一〕○铎按:此篇伤惑君...
...本书地真篇云:“一在北极大渊之中”。 〔六〕凌辰极而上游辰极,即北辰,一名北极星。尔雅释天“北极谓之北辰”。 〔七〕胞胎元一刘歆三统历说:“经元一以统始,易太极之首也”。又云:“太极元气,涵三为一”。即天、地、人混合于一元。元一,指元气。胞胎...
...基,致休征之祥〔一0〕。 〔一〕○铎按:古以农为本,商为末。文选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注引汉书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而人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李奇曰:“本,农也;末,贾也。”推言之,则凡事皆有本末。此篇极陈汉世离本饰末之弊,与遏利、浮...
...为骨痛(细沉而躁,则病生于手阴脉之中,阴主骨,故骨痛);其有静者在足(静而不躁者,病生于足阴脉之中,《脉要精微论篇》)。又曰∶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一也(头,谓人迎脉,在结喉两旁一寸五分。手,谓气口脉,在手鱼际之后一寸。两者相应,俱往俱来...
...这首小词作法很别致,即虽然仍用上景下情的常见之法,但此篇却在落笔的角度上有所变化,词的上片写的是征途之景,其见闻感受皆从自己一方落墨,下片则是从闺中人一方写来的,是作者假想中的情景。所以此篇极有浪漫特色,极见情味。 ...
...尽在吾前。时饮一杯, 或吟一篇。妻孥熙熙,鸡犬闲闲。优哉游哉, 吾将终老乎其间。...
...此篇与《灵枢·小针解》大同小异,后半所释,非《九针十二原》篇之文。疑另有九针一篇,或在外经,今佚不传。篇末百二十四字,王冰已称义理残缺,莫可寻究,因上古之书,故且载之,以示一字千金之义。黄帝问曰∶愿闻九针之解,虚实之道。岐伯对曰∶刺...
...之问终篇曰:“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云薄霜初下,冰轻叶未凋。待入天台寺,看余渡石桥。”僧一联,篇中警策也。迟明访之,已不见。老僧即骆宾王也。传闻桴海而去矣。后,中宗诏求其文,得百余篇及诗等十卷,命郗云卿次序之,及《...
...《伤寒》六经分篇,非皆经病也。六经之病,总统于太阳一经,其不入脏腑,而但在经脉者,虽遍传六经,而未经汗解,则必有太阳之表证。既有太阳表证,则不拘传至何经,凡在六七日之内者,中风俱用桂枝,伤寒俱用麻黄。此太阳之经病,而实统六经之经病,不须...
...三十六篇〔一一〕,以继前训〔一二〕,左丘明五经〔一三〕。 〔一〕○铎按:凡古人著书,叙皆在后,又多为韵语,此亦然。 〔二〕襄廿四年左传。 〔三〕史记贾谊传云:“阘茸尊显”,索隐引胡广云:“阘茸,不才之人。” 〔四〕“先”疑“ ”。 〔五〕文十...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