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盛春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明代医家。履贯未详,初业儒,后又通医。素宗黄帝内经、张仲景,对其近世之医家陶节庵、薛立斋之学,亦多采摭,着成治伤寒全书研悦,另有脉理原始病机要旨胤嗣全小儿形证研悦等多种。以上各书国内未见行世。...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206.htm

从张元素学术角度浅析内经五脏五味补泻理论(1)_【中医宝典】

...摘要:五脏五味补泻理论最早源于内经,是正确阐释中药归经理论的源头之一,对指导临床灵活遣药制有着深远的意义。金元时期医家张元素探究内经,曾对其有所研究。本文试从张元素的学术角度去阐发此理论,望能从中总结临床用药的普遍规律。 关键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630.html

清浊是内经的基本概念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在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清浊是经常被使用的词语,几乎与寒热、气血、阴阳一样属于基本概念,是含义十分丰富的“元概念”。但过去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清浊是内经的基本概念 □ 曹东义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刘启泉 河北省中医院 在内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173.html

医家源流_丹溪手镜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雷而内经作,自内经而下,藏于有司者,一百七十九家,二百九部,一千二百五十九卷,而后出杂着者不与焉。夫内经谓为黄帝之书,虽先秦之士根据仿而托之,其言质奥,而义弘深,实医家之宗旨,犹吾儒之六经乎。秦越人八十一难经继作,盖举黄帝岐伯...

http://zhongyibaodian.com/danxishoujing/708-6-0.html

病传原文-出自黄帝内经灵柩经_医学古籍_【文学360】

...病传 1、病传:黄帝曰:余受九针于夫子,而私览于诸,或有导引行气,乔摩、灸、熨、刺、焫、饮药之一者,可独守耶,将尽行之乎?歧伯曰:诸方者,众人之方也,非一人之所尽行也。 2、病传:黄帝曰:此乃所谓守一勿失,万物毕者也。今余已闻阴阳之...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903.html

阴阳二十五人原文-出自黄帝内经灵柩经_医学古籍_【文学360】

...阴阳二十五人 1、阴阳二十五人:黄帝曰:余闻阴阳之人何如?伯高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故五五二十五人之政,而阴阳之人不与焉。其态又不合于众者五,余已知之矣。愿闻二十五人之形,血气之所生,别而以候,从外知内,何如?歧...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925.html

难经难经脉法的几个有关问题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注本多冠以“黄帝”,杨玄操序说:“以灵素之微言奥旨,引端未发者,、设为问答之语,俾畅厥义也。”所以一般都认为难经是解释内经的,羽翼内经的所以亦冠以黄帝云云。至清代徐大椿著难经经释,根据以上的观点,对难经内经进行对比...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86.html

黄帝石室紫药神丸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幼幼新书黄帝石室紫药神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幼幼新书黄帝石室紫药神丸【处方】丹砂9分(别研),大黄6分,桂心4分,半夏(洗)4分,牛黄5分,黄连5分,云母7分,雄黄2分,特生礜石12分(炼)。【制法】上为末,更入...

http://zhongyaofangji.com/h/huangdishishiziyaoshenwan.html

阐释药王思想 汇集后世成果——写在孙思邈研究集成出版之际_【中医宝典】

...孙思邈是我国唐代伟大的医家,医学著作以千金要伤寒杂病论称作是共同支撑以黄帝内经为穹隆的中医学说的三大支柱,代表了、药、治三大体系,几部集成编过之后,我们对此更有了共识。奉献给读者的这部近300万字的孙思邈研究集成...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99.html

内经要旨序_古今医统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予尝谓操舟必资于剡木,而射者必以彀。医之有道,古也。自神农氏开其天,黄帝氏继天创始,与其臣岐伯着内经,为万世医学之鼻祖。邈乎不可尚已。嗣是而下,代有作者,如张机以热论着伤寒,李杲以谷气着脾胃,守真以运气着原病式...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tongdaquan/336-9-0.html

共找到491,24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