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五难_【中医宝典】

...难于上青天”。 五曰“神虑消散”影响。在肯定形体产生精神的前提下,精神对形体有重大的反作用。因此,古代思想家、医学家认为,要保持健康,必须守住精神,不要让它消散,正如黄帝内经所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其巨著备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3903.html

内经始终不离神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邹钟宇 广东鹤山市中医院 内经在阴阳概念的生命规律前提下,将“神”概念广泛地运用于藏象、疾病、诊法、论治和养生之中,充分体现了作者将哲学中的神范畴引入医学领域的动因和指归。“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将“治神”作为指导养生和临床诊治...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369.html

黄帝与中医药起源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的传说 中医中药发展到今天,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不知解除了多少人疾病的痛苦,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可是,谁是中医中药最早的发明者呢?原来最早发明中医中药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祖先——轩 辕黄帝。是他,在5000年前就写下了人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719.html

过饥过饱伤脾胃 探源黄帝内经中的饮食养生③_【中医宝典】

...节藏象论说:“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指出饮食五味可以养五脏之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灵枢·平人绝谷说:“故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气津液皆尽故也。”指出常人“不食饮七日而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646.html

追古溯今话养生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就是指注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而做到趋利避害的养生活动。人生活于天地之间,身体机能活动不可避免地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科学养生首先要让人置于环境之中,根据具体情况,...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228.html

鲁兆麟_顺应四时乃养生之本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鲁兆麟:中医十分重视顺应自然规律,强调顺应自然是养生的重要方面。春捂秋冻老了没病老百姓有句谚语:“春捂秋冻,老了没病。”中医也有句话,黄帝内经也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这些都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原则。仔细分析这两句话,其实并...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uzhaolin/1278-3-0.html

中医养生长寿的理论是什么_长寿秘诀_【中医宝典】

...医学有两个目标,一是治病,二是防病。目前的趋势,正由指向疾病的医学转向指向人的健康的医学。这正契合了中医养生“治未病”的思想。 中医学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把养生防病作为主导思想,讲“上医治未病”。“养生”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laonianbaojian/a434.html

天地人和 中华养生之精髓_养生基础_【中医宝典】

...时序的更移进行调摄护养,就会健康长寿;违背了它,就要患病早衰。 古代养生家十分重视四季养生黄帝内经明确提出了“智者之养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的养生要求和“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原则,并论述了春天养生,夏天养长,秋天养收,冬天养藏...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035.html

睡眠养生法_睡眠养生_【中医宝典】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梦被称作“五脏的附体”,能够反映脏器的虚实盛衰。 中医解梦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梦被称作“五脏的附体”,能够反映脏器的虚实盛衰。据黄帝内经中记载,传统中医早已注意到了梦与疾病的定性、定位关系:如果肺气虚,就会梦见白色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3807.html

中医养生讲究的平衡有哪些方面_养生基础_【中医宝典】

...中医养生讲究的平衡有动静平衡,内经上说:“久卧伤气”,“久坐伤肉”……要保持健康,必须做到有张有弛,劳逸结合,动静平衡。 关于生命现象,历来说法各异,各有其理,也有偏颇。“生命在于运动”,从文字意义上讲,宇宙万物都在运动之中,人的生命...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080.html

共找到474,22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