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一作“俱”,又作“与物不异”。)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於是首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无和四年也。 钴鉧潭记(○钴,音古。鉧字,诸韵皆无从“母”者。《唐韵》作“钅莽”。下注云:钴钅莽,也。“鉧”,疑是“钅莽”,莫浦、莫朗二切。并注云钴,...
...首》苏轼 蓬矢之祥,虽世俗之所尚;蓼莪之感,迨衰老而不忘。 岂谓某官,意重琼瑶,文成黼黻。 推仁心而锡类,出妙语以嘘枯。 摄提正于孟陬,已光初度;月宿直于南斗,更借虚名。 永惟难报之珍,但结无穷之好。 《贺林待制启一首》苏轼 伏审图旧圣时,...
...《李之纯可集贤殿修撰河北都转运使》苏轼 敕。 乃者役钱贷息之弊,民兵马政之劳,萃于北方。 而天不靖民,河溢为灾,老幼奔走,流离道路,十年于此矣。 呜呼,其孰为朕劳来安集,使复其旧乎?以尔具官李之纯,治办之能,尝见于用。 忠厚之质,不移于势...
...逝世,得年二十七。苏轼四十岁时曾作《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悼念亡妻。 王闺之,苏轼之妻,王弗堂妹,王弗逝去三年后嫁给苏轼。苏轼五十八岁时逝世,得年四十六。 王朝云,苏轼之妾,原为歌妓。三十八岁时的苏轼赎十二岁的朝云,后收为侍妾。陪伴...
...无题二首〔1〕 大江日夜向东流,聚义群雄又远游。 六代绮罗成旧梦,石头城上月如钩。〔2〕 其 二 雨花台边埋断戟,莫愁湖里余微波。〔3〕 所思美人不可见,归忆江天发浩歌。〔4〕 六月 〔1〕 《鲁迅日记》一九三一年六月十四日:“为宫崎...
...万花谷》前集卷七。〉 芙蓉花二首 溪边野芙蓉,花水相媚好。半看池莲尽,独伴霜菊槁。 红芳晓露浓,绿树秋风冷。共喜巧回春,不妨闲弄影。〈宋陈景沂《全芳备祖》前集卷二四。〉 诗一首 人言清禁紫薇郎,草诏紫薇花影傍。山木不知官况味,也随红日上东廊...
...公元744年(天宝三年),李杜初会于洛阳,即成为深交。公元758年(乾元元年),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的幕府而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 杜甫远在北方只知李白流放,不知已被赦还,忧思拳拳,久而成梦,因梦而得《梦立白》诗二首。 两首记...
...《洛阳牡丹记》一卷,宋欧阳修撰。修有《诗本义》,已著录,是记凡三篇。一曰花品,叙所列凡二十四种。二曰花释名,述花名之所自来。三曰风俗记,首略叙游宴及贡花,馀皆接植栽灌之事。文格古雅有法,蔡襄尝书而刻之於家,以拓本遗修。修自为跋,已编入《...
...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能画竹,学文同,也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认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高度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造诣。诗文有《东坡七集》等。存世书迹有《答谢民师论文帖》、《祭...
...叙,谓录公文凡一百三十篇。案:修著作浩繁,亮所选不及十之一二,似不足尽其所长。然考周必大序,谓《居士集》经公决择,篇目素定,而参校众本迥然不同,如《正统论》、《吉州学记》、《泷冈阡表》皆是也。今以此本校之,与必大之言正合。是书卷首有《原正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