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洵作诗不多,擅写五古,质朴苍劲。宋人叶梦得评其诗“精深有味,语不徒发,正类其文”(《石林诗话》)。其《欧阳永叔白兔》、《忆山送人》、《颜书》、《答二任》、《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等都不失为佳作,但总的成就远逊于散文。 苏洵著作,宋代以...
...《栾城集》第四十七(上)卷(苏辙·中书舍人撰两府请贺谢表状十首) 《请太皇太后受册表》苏辙 臣辙等言:臣等近奉表请太皇太后以时备礼,膺受册宝,伏奉批答不许者。 臣等闻,谦虽盛德,过则失中,礼有必然,义非所避。 方旱灾未解,则克己安众,人主...
...别录中支派别行经第三(六百八十二部八百一十二卷) 支派经者。谓大部之中抄出别行。大般若第二会之类是也。夫法门浩广罕究津涯。典籍纷纶靡穷边际。故有随宜化诱应物施缘。多于大部之中随时略用。披寻者莫知所出。玩习者将义不终。今统集多端会归当部。仍...
...卷 陈叔刚《絅斋集》十卷 柯暹《东冈集》十二卷 《罗亨信集》十二卷 《刘铉诗集》六卷 《金实文集》二十八卷 《王暹奏议》二十卷,《文集》四十卷 苏钲《竹坡吟稿》二十卷 周鸣《退斋稿》六十卷 方勉《怡庵集》十五卷 周叙《石溪集》十八卷 《杨溥...
...《上梅直讲书》苏轼 某官执事。 轼每读《诗》至《鸱鸮》,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遇。 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 夫子曰:“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渊曰:“夫子...
...特赐一师号,以旌其能者。 右臣体问得灵石多福院僧子�,委有戒行,自熙宁中」及今,两次选差修井,营干劳苦,不避风雨,显有成效。如蒙圣恩赐一师号,即乞以惠迁为号,取《易》所谓“井居其所而迁”之义。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缴进应诏所论四事状(前连元...
...别集名。北宋苏轼著。一百一十卷。有《东坡集》、《后集》、《续集》、《奏议集》、《外制集》、《内制集》、《应诏集》七种。自宋至清,注本很多。今有中华书局出版的孔凡礼点校的《苏轼诗集》(1982年)、《苏轼文集》(1986年)。...
...之深也。 曰:“无偏无党,无反无侧,无有作好,无有作恶,而后可以合于皇极。” 然则先王御天下之术,盖用此欤? 《论郑伯克段于鄢(隐元年)》苏轼 《春秋》之所深讥、圣人之所哀伤而不忍言者三;晋赵鞅帅师纳卫世子蒯聩于戚,齐国夏、卫石曼姑帅师围戚...
...·卷四十九·策问二十三首◎ 正文·卷五十·南省说书十道◎ 正文·卷五十一·奏议四首◎ 正文·卷五十二·奏议六首◎ 正文·卷五十三·奏议二十七首◎ 正文·卷五十四·奏议十八首◎ 正文·卷五十五·奏议十二首◎ 正文·卷五十六·奏议十首◎ 正文·...
...。 随愿往生经一卷(亦名灌顶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亦云普广菩萨经) 右一经。是大灌顶经第十一卷普广品。或有经本在第十二。长房等录皆云。 吴代优婆塞支谦译。或云西晋三藏竺法护译者。二俱谬也。 药师琉璃光经一卷(亦名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 右一经...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