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城后集》第二十卷(苏辙·祭文十八首) 《祭张宫保文》苏辙 维元祐六年岁次辛未,十二月乙卯朔二十日甲戌,太中大夫、守尚书右丞苏辙,谨以清酒庶羞之奠,致祭于故太子太保致仕张公四丈之灵。 辙之方冠,公守西蜀。 时予先君,幅巾田服。 尺书见公...
...无疆。 臣猥以孱虚,夙承教育。 敢效冈陵之祝,永同葵藿之倾。 《代普宁王贺冬表三首·皇太妃》苏轼 玉律灰除,验阳微之协应;土圭景至,迎初日之舒长。 福禄所钟,宫闱同庆。 (中贺。) 伏惟皇太妃殿下,夙彰懿德,早事先朝。 仁孝外全,曲尽两宫之养...
...《代张方平谏用兵书(熙宁十年)》苏轼 臣闻好兵犹好色也。 伤生之事非一,而好色者必死。 贼民之事非一,而好兵者必亡。 此理之必然者也。 夫惟圣人之兵,皆出于不得已,故其胜也,享安全之福。 其不胜也,必无意外之患。 后世用兵,皆得已而不已,...
...”(《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二九) 孔凡礼的《三苏年谱》考察《苏轼诗集》、《苏轼文集》,确定苏轼现存诗2700多首,文4300多篇。 孔凡礼的《三苏年谱》在薛瑞生等人著作的基础上,考察《全宋词》、《全宋词补辑》,说明苏轼现存词320多首。 俞...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景祐三年十二月(按公元已是1037年初)生于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县),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七月死于常州(今江苏省常州市),年六十六。他生活在宋朝比较“承平”的一段时代里。在他生前五十八年,北宋...
... 《栾城三集》 《栾城三集》第一卷(苏辙古诗七十首) 《栾城三集》第二卷(苏辙古诗七十一首) 《栾城三集》第三卷(苏辙古诗七十首) 《栾城三集》第四卷(苏辙古诗十二首) 《栾城三集》第五卷(苏辙古诗赋铭赞十首) 《栾城三集》第六卷(苏辙·...
...王朝云常常唱《蝶恋花》词,为苏轼聊解愁闷。每当朝云唱到“枝上柳绵吹又少”时,就掩抑惆怅,不胜伤悲,哭而止声。东坡问何因,朝云答:“妾所不能竟(唱完)者,’天涯何处无芳草句’也”。 苏轼大笑:“我正悲秋,而你又开始伤春了!”不幸的是,朝云也先于...
...《策略一》苏轼 臣闻天下治乱,皆有常势。 是以天下虽乱,而圣人以为无难者,其应之有术也。 水旱盗贼,人民流离,是安之而已也。 乱臣割据,四分五裂,是伐之而已也。 权臣专制,擅作威福,是诛之而已也。 四夷交侵,边鄙不宁,是攘之而已也。 凡此...
...宽其万死,幸甚幸甚!谨对。 《拟进士对御试策(并引状问)》苏轼 右臣准宣命差赴集英殿编排举人试卷。 窃见陛下始革旧制,以策试多士,厌闻诗赋无益之语,将求山林朴直之论,圣听广大,中外欢喜。 而所试举人不能推原上意,皆以得失为虑,不敢指陈阙政,...
... 苏洵作诗不多,擅写五古,质朴苍劲。宋人叶梦得评其诗“精深有味,语不徒发,正类其文”(《石林诗话》)。其《欧阳永叔白兔》、《忆山送人》、《颜书》、《答二任》、《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等都不失为佳作,但总的成就远逊于散文。 苏洵著作,宋代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