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丞胡宗愈辞免恩命不允诏(元�三年四月十日) 敕宗愈。卿更涉夷险,践�攵中外。出奉使指,而民宜之。入治天官,而吏畏之。非独能言者也。《书》不云乎:“敷奏以言,明试以功。”朕得之矣,卿其勿辞。 赐新除依前中散大夫充枢密直学士签书枢密院事赵瞻辞...
...。 是亭之作否,无足争者,而其理则不可以不辨。 故具载其说,而列其名物于左云。 《墨宝堂记(或题作《张君宝墨堂记》)》苏轼 世人之所共嗜者,美饮食,华衣服,好声色而已。 有人焉,自以为高而笑之,弹琴弈棋,蓄古法书图画,客至,出而夸观之,自...
...《省试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 论曰: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 有一善,従而赏之,又従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 有一不善,従而罚之,又従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
...于世也。 故其言语文章,未尝辄至于公相之门。 今也天子举直谏之士,而两制过听,谬以其名闻。 窃以为与于此者,皆有求于吾君吾相者也。 故辄有献。 其文凡十篇,而书为之先。 惟所裁择,幸甚。 《应制举上两制书》苏轼 轼闻古者有贵贱之际,有圣贤之...
... 《栾城三集》 《栾城三集》第一卷(苏辙古诗七十首) 《栾城三集》第二卷(苏辙古诗七十一首) 《栾城三集》第三卷(苏辙古诗七十首) 《栾城三集》第四卷(苏辙古诗十二首) 《栾城三集》第五卷(苏辙古诗赋铭赞十首) 《栾城三集》第六卷(苏辙·...
...《苏轼集》补遗·启八首 《启八首·谢诸秀才启》苏轼 鹿鸣食野,方主礼之粗陈;骊驹在门,叹宾欢之莫尽。 遽辱移书之重,益惭为具之疏。 即遂远言,徒增铭佩。 《启八首·贺欧阳枢密启(代大中公作)》苏轼 伏审拜恩王庭,署事兵府。 非徒儒者之盛节...
...《孟轲论》苏轼 昔者仲尼自卫反鲁,纲罗三代之旧闻,盖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终年不能究其说。 夫子谓子贡曰:“赐·尔以吾为多学而识之者欤?非也,予一贯之。” 天下苦其难而莫之能用也,不知夫子之有以贯之也。 是故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
...敕旨。 《代吕大防乞录用吕诲子孙札子(元祐元年)》苏轼 臣窃见故御史中丞吕诲,忠于先朝,极陈谠论,至忤时宰,继死外藩。 臣等皆尝与之同官,备闻论议,一切出于至诚,而有不挠不回之节。 虽处散地,未尝一日有忘朝廷之意。 忧伤愤疾,以致殒没。 ...
...。 《次韵题画卷四首·山阴陈迹》苏辙 卧对郗人气已真,晚依丘壑更无伦。 不须复预清言侣,自是江东第一人。 逸少知清言之害,然《兰亭记》亦不免慕清言耳。 《次韵题画卷四首·雪溪乘兴》苏辙 亟往遄归真旷哉,聋人不信有惊雷。 虽云不必见安道,已误...
... 《栾城后集》 《栾城后集》第一卷(苏辙古诗七十首) 《栾城后集》第二卷(苏辙古诗七十首) 《栾城后集》第三卷(苏辙古诗七十首) 《栾城后集》第四卷(苏辙古诗七十首) 《栾城后集》第五卷(苏辙·杂文十二首) 《栾城后集》第六卷(苏辙·孟子...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