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又云:“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方隅在《医林绳墨》中提出:“人以脾胃为主,而治疗以健脾为先。”故在肝病治疗中,古今...
...观点。另外,该研究有助于澄清目前关于儿童早期感染在哮喘发生中作用的相互矛盾的观点。 柏林Humboldt大学Ulrich Wahn博士及其同事采用纵向队列研究,对1,314例儿童进行了长达7年的观察,以评估儿童早期感染和哮喘发生的关系。...
...他又说:“意治病人,必先切脉。”仓公不仅自己精研脉法,不断总结经验,而且还非常注重脉学的传授,从其学习脉法的有宋邑、杜信、唐安等人,对脉学的发展与传播作出了贡献。仓公在其医案中引用了许多上古医学文献,计有《脉法》、《诊脉法》、《诊法》以及《...
...《类经》中的注释,也吸收了其它各家学说。书中共分摄生、阴阳、藏象、脉色、经络、标本、气味、论治和疾病等类,共14篇。注文简要,但全书略于针灸的记述。现有初刻本等多种清刻本及石印本。《医经小学》综合性医书。六卷。明·刘纯撰。刊于1388年。...
...的应用。1972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质疑录》医论著作。明·张介宾撰,撰年不详。共收医论四十五篇,专就金、元诸家论医的偏执处“辨论之,以正其失”故题曰“质疑录”。全书重点论述多种病证的治则,在其重阳气学术思想指引下,进一步发挥了温补学说...
...校订本,全书10卷,将各方分成诸风、伤寒、诸气等14门,医方788首,每方之后除详列主治和药物外,尤其对药物的炮制印制剂作了详细说明。既有配方手册作用,也便于医生和病人选购合适成药,在历代方书中,《和剂局方》实为继《伤寒杂病论》之后校医家...
...着眼于张仲景用药法的研究。 (三)《本草述》及后续著作 清初节纂改编《本草纲目》的著作中,刘若金的《本草述》影响较大。他将《本草纲目》进行了删节修订,在80岁上撰成《本草述》一书。书共32卷,编排顺序、药品基本上都取自《本草纲目》大量吸收...
...)诊断学上的创新脉诊在宋代有重要进步,产生了几部脉学或以脉学为主的诊断学专著,如崔嘉彦的《脉诀》、刘开的《脉诀》和施发的《察病指南》等,这些著作为普及和发展脉学发挥了积极作用。南宋医家崔嘉彦所撰《脉诀》(又称《崔氏脉诀》、《崔真人脉决》、《...
...干金冀》以革为牢之语。按《千金方》与《脉经》相同而《干金翼》就改正为牢脉了。说明孙思邈氏晚年著《翼方》改正了这个错误,王叔和是深通仲景之学的,他的原著《脉经》是不会以牢为革,再证明《千金要方》已缘这种错误,说明问题出在王叔和以后孙思邈以前,...
...”从《脉经》引用的多种不同说法,及“正文”所确定的脉形来看,在王叔和以前微脉的认识是很不一致的。而通过前此和以后的实践证明《脉经》提出的根细软如欲绝,若有若无是合理的,《脉经》的说法得到历代绝大多数学者的支持,并继承了这种标准,例如《千余方...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