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经·三十八评析

...道德经一方面是谈,一方面是论老子认为上德是完全合乎精神。二十一章曾写道孔德之客,唯道是从;二十八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五十一生而不有,为而不...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0.html

老子第二十六两臂重于天下_道家_【文学360】

...讲到身轻天下说明,我们且看善于承继老子之学庄子发挥,最为清楚。庄子·外篇中的让王篇提到韩、魏相与争侵地,于华子见(韩)昭僖侯。昭僖侯有忧色。子华子曰今使天下书铭于君之前。书之言曰左手攫之则右手废。右手攫之则左手废。然而...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4.html

老子·道经·第二十八评析

...婴儿等可以老子哲学思想上重要概念。在十五章里有敦兮其若朴;十九见素抱朴;本章复归于朴以及三十七和五十七章都提到这一概念。这些地方所提到字,一般可以解释为素朴、纯真、自然、本初、淳...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0.html

七十九_老子道德经校释

...章炳麟曰死生契阔,本又作。韩诗契阔,约束也。然则因时约剂暂为事○者谓之契。老子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小◆答问) 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严可均曰故有德,河上、王弼无字。 罗振玉曰景龙、御注、敦煌...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95.html

老子·道经·十五评析

...是玄妙精深、恍惚不定。一般人对感到难于捉摸,而得则与世俗之人明显不同,他们有独到风貌、独特人格形态。世俗之人嗜欲深者天机浅,他们极其浅薄,让人一眼就能够看穿;得人士静密幽沉、难以测识。老子在这里也是...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06.html

老子·德经·八十评析

...发泄。晋朝时陶渊明写了一篇传诵至今名篇桃花源记,应该讲,此文显然受到老子八十内容影响。这是一个美丽幻想,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黑暗不满,反映了人民摆脱贫困和离乱愿望。在这一点上,老子和陶渊明思想是一脉相承。...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73.html

十七_老子道德经校释

...尚由由而进之,注犹豫也。老子十五犹兮若畏四邻,与此由其贵言字谊同,并有思悠悠貌。故作字,义亦通。 成功事遂,百姓谓我自然。 严可均曰成功,各本作功成。 谦之案景福本、法京敦甲本作成功遂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3.html

老子第二十一春秋时代南北文学境界_道家_【文学360】

...文化思想,就与南方不同,北部人们,行为笃厚,气质浑厚。南方出来人物,像卡特就很有问题。这很奇怪,只由于东、南、西、北地区方向差别,冥冥中影响山川人物以及文化异同问题,和易经象数法则又大有关系。 老子,在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2.html

老子·德经·七十四评析

...人民凶恶形象,故意老子是不主张杀人,这是断章取义。老子新译)我们想法是在本章里,老子指出了人民已经被残暴统治者压迫得不堪其苦了,死都不怕了,何必还用死来恐吓他们?如果不对人民使用严刑峻法,人民各得其所,安居乐世,就会畏惧...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7.html

老子·德经·七十八评析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对水赞美;二是正言若反。张松如在世界上,弱能胜强,柔能制刚事例是不乏见。生活在春秋末年老子亲身经历了这个时代许多大变化,看到了曾为天下共主周王朝由盛到衰演变,这不能不对思想发生重大...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71.html

共找到1,104,21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