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二十二有了富贵,失去欢乐_道家_【文学360】

...,这也不好,那也不对,还是得不到最好方法,夜里睡觉也不安稳,当然再也听不到两口子欢笑声和歌唱声了!到了三天,这位富商告诉他太太“你看!他们不说笑、不唱歌了吧!办法就是这么简单。” 穷人没有见过很多钱,也没有经历过财富日子,...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0.html

老子·德经·五十九评析

...首先谈“治人事天,莫若啬”。上面提到,“啬”可以解释为治国安邦根本原则,同时也可以解释为节俭美德。老子提出“啬”这个观念,这在春秋末年思想界是很独特老子把“俭”当作“三宝”之一,“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1.html

老子第二十二枉则直教育法_道家_【文学360】

...权术手段。但是这个手段,已经够高明,够美好,事实上也合乎老子道德经“枉则直”原则了! 下面晏子这一个“枉则直”故事,是道德“枉则直”道理晏子(婴)谓曾子曰今夫车轮,山之直木也。良匠揉之,其圄中规,虽有槁暴,不复赢矣。故君子慎隐...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8.html

四十二_老子道德经校释

...成疏引顾欢曰“其◆学之本父也。”则顾本作“◆”,“学”为“◆”省。文曰“◆,觉悟也。”各本作“教父”。 谦之案“教父”即学父,犹今言师传。方言“凡尊老,南楚谓之父。”“将”字与庄子德充符“丘将以为师”之“将”义合。 「音韵」此...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58.html

七十四_老子道德经校释

...例。老子“制惑”“夫代司杀者,是谓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矣”,斲与手韵。吕氏春秋贵可篇“故曰大匠不斲,大庖不豆,大勇不斗,大兵不寇。”淮南林训略同。是“斲”之本音当与“斗”同,竹角切者,其转音也。 右景龙碑本五十五字,...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90.html

老子·德经·四十七评析

...陈鼓应先生老子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依循着某种规律运行着,掌握着这种规律(或原则),当可洞察事物真情实况。认为心灵深处是透明,好像一面镜子,这种本明智慧,上面蒙着一层如灰尘般的情欲(情欲活动受到外界诱发就会趋于频繁)。老子...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9.html

十二_老子道德经校释

...;卜居长、明、通协音……此东、阳通也(文声类下篇阳类)。章炳麟曰阳部转东者,如老子以盲、爽、狂、与“聋”为韵(国故论衡小学略记)。 右景龙碑本四十九字,敦煌本与河上、王、傅、范本均同。河上题“检欲十二”,王本题“十二”,范本题“五...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28.html

十五_老子道德经校释

...”,当与上文“复此道者不欲盈”句相应,则“蔽而新成”不如景龙、遂州及李荣、司马光本作“蔽而复成”,为更与老子义相合也明矣。 「音韵」此江氏韵读通、容韵(东部),川、邻韵(文、真通韵,川音春)。客、释韵(鱼部,释,书入声),朴、谷、浊韵(...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1.html

黄老内涵-出自老子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黄老内涵-出自老子 那么所谓黄老之学道家学术,它内容又如何?当然,最能代表道家思想老子所著老子(到了唐玄宗时代,又尊称它为道德经)一书,最能代表道家思想,最有系统,有最具体叙述。 而阐扬、诠解老子最清楚正确...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79.html

老子·道经·第二十六评析

...是普遍存在,存在于一切过程之中。然而,老子辩证法思想是不彻底。例如任继愈“动与静矛盾,应当把动看做是绝对,起决定作用,是矛盾主要方面。老子虽然也接触到动静关系,但把矛盾主要方面弄颠倒了,也就是把事物性质弄颠倒了。因此...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18.html

共找到1,105,10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