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二十二刘备淫具,齐景公刽子手_道家_【文学360】

...?”齐景公听了晏子话,立刻警觉,自己如果要做一个明王圣主,又怎么可以用此残酷方法杀人呢!所以对晏子“好了!放掉,我错了!”这又是“曲则全”另一。 晏子当时为什么不跪下来求情“皇上!这个人做事对君国大计没有关系,只是犯了...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7.html

老子第三虚心实腹与鼓气_道家_【文学360】

...长大,又读过许多更深入丹经道书,甚至全部道藏,真有如入“山阴道上,目不暇接”气势。只是相反地,历观许多修道学仙人们结果,以及一般通人达士著作,那又不免会心一笑,黄粱梦醒,仍然回到人本位里来。例如司马迁,曾经亲访修道学仙人们,...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5.html

老子·德经·第五十二评析

...正是把概念形成理论证明,当作对具体事物认识方法了。西周以来,中国已经产生了例如五行那样原始、自发唯物论。当老子第一次试图把那种元素化‘物理性形式’推进到更高阶段理论性形式时,理论形式唯物主义思想,也因受到了历史与科学条件...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4.html

道德经(老子在线阅读

...,寻求人类文明源头,深究古代智慧底蕴。 老子是道家最重要经典。老子其人,据史记载,姓李名耳字耳冉,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是周朝史官。但史记同时也记载了不同传说,“世莫知其然否”,没有肯定结论。 老子书...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141.html

老子·德经·第六十四评析

...缺乏韧性,如果能够做到“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认为,一个人应发挥智能或技能最佳状态,只有在心理平静自然状态下才能做到。总之,在最后关头要像一开始时候那样谨慎从事,就不会出现失败事情了。 在本章第二个部分中,老子运用三个排比句“...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6.html

道教三清道德天尊与老子_道家_【文学360】

...还是另有智慧? 走出函谷关老子,除了给人们留下一部道德经外,再也没有任何别的信息,直到现在,老子晚年究竟去了哪里,最后死在哪里,都是一个历史之谜。而道德经也像一部谜书一样,让后人有不尽话语空间,道德经所阐述精要...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21.html

老子第十二花花世界奈聋盲_道家_【文学360】

...五官机能,好像都已走样。无论眼睛、耳朵、鼻子、嘴巴,不另加上一些物质文明成品,反而犹如怪物似的,而且应用失灵,大有不能全靠本来面目应世之慨。 因此反复忆及老子本章话,常常使人低徊有感,不胜惆怅。由机器人来治事日子,快要来临,甚至,...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3.html

老子·德经·第七十五评析

...老子在这一里揭示了老百姓与统治者之间矛盾对抗。从政治上讲,人民反抗是由统治者苛政和沉重租税所引起来,这是,剥削与高压是政治祸乱最实际原因。老百姓在这种情况面前,只有铤而走险,毫不畏惧死亡。张松如先生“本章文显义明,...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8.html

老子·道经·第二十二评析

...等待,静观以待变,然后再采取行动,从而达到自己目标。 在庄子·天下篇中,庄子老子之道是“人皆求福,已独曲全。曰,‘苟免于咎’。”这里“曲全”,便是“苟免于咎”。老子认为,事物常在对立关系中产生,人们对事物两端都应当观察,从正面...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14.html

老子·德经·第五十三评析

...杨兴顺“‘盗夸’之人过着奢侈生活,而人民却在挨饿。按照老子学说,这类不正常情况是不会永远存在下去,人类社会迟早会回复它自己最初‘天之道’。老子警告那些自私统治者,他们永远渴望着财货有余,这就给自己伏下极大危机。‘祸莫大于...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5.html

共找到1,101,51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