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经·第六十四评析

...老子依据对人生体验和对万物洞察,指出“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许多人不能持之以恒,总是在事情快要成功时候失败了。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什么老子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将成之时,人们不够谨慎,开始懈怠,没有保持事情初始时那种热情,...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6.html

老子·德经·第六十五评析

...干系,但并不能得出直接结论。因为就老子本意来讲,绝对不是为迎合统治者需要而提出一套愚民之术。有的学者是愿人与我同愚,泯除世上一切阶级,做到物我兼我大平等,这样自可减少人间许多龃龆纷争。”(张默生老子第60页)也有学者...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7.html

老子·道经·第十六评析

...“致虚”必“守静”,因为“虚”是本体,而“静”则在于运用。司马迁“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史记·太史公自序)这是很扼要概括。“静”与“动”是一对矛盾,在这个矛盾中,老子着重于“静”而不是“动”,也不否定“动”作用。再说“归根...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07.html

老子·德经·第四十二评析

...称道。冯友兰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这里有三种气冲气、阴气、阳气。我认为所谓冲气就是一,阴阳是二,三在先秦是多数意思。二生三就是说,有了阴阳,很多东西就生出来了。...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4.html

老子第十一_道家_【文学360】

...窍妙。因此“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了解此理,才是真能懂得“利用安身”大法则。后来到了五代,道家神仙才于谭峭,发挥了道家学术思想物化思想,与老庄学说合流,写了一本名著化书。其中有关物理之际,有无之间妙用,阐发得隽水...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2.html

老子·德经·第七十评析

...苦闷。其实唱出是没落阶级挽歌。并不是人们不了解。而是历史抛弃了。”(老子新译)张松如先生不同意这样观点。,“历史却并没有冷落了。单说先秦时期吧相传春秋时叔向、墨翟,战国时魏武侯、颜触,都曾称引过的话;庄子则颂扬...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3.html

老子·道经·第七评析

...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对圣人来说,“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这其中包含有辩证法因素,不自生故能长生;不自私故能成其私,说明对立着双方在互相转化。通俗地讲,老子所赞美圣人能谦居人后,能置身度外,不是对什么事都插手,而是从旁边把...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8.html

第十二_老子道德经校释

...新书势卑篇“不獦猛兽,而獦田彘,……所獦得毋小”“獦”即“猎”之别构。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谦之案牟子理惑论引无“是以”二字,高本汉老子韵考所据本无“是以圣人”四字。二、七同此。“难得之货,令人行...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28.html

老子·德经·第四十九评析

...纯真状态。这位体道圣人,是被老子美化了统治者,这是在前面几里已经谈到过。但是,正如张松如先生所说那样,“老子是站是什么立场说话岂不显然是站在封建统治者立场吗不是的,这道理我们已经一再指出过了。是作为农业小生产者即小农...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1.html

老子第四山人自有妙计_道家_【文学360】

...李泌“今战必胜,攻必取,何暇千里先事范阳乎!”李泌就如果动用大军,一定想要速得两京,那么贼势一定会重新强盛,我们日后会再受到困扰。现在我们有恃无恐强大兵力,全靠碛西突骑(骑兵)、西北诸戎。假如一定要先取京师,大概在明年春天,就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16.html

共找到1,102,99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