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德经》的这一章和下一章里老子都讲到用兵问题。但必须重申,《道德经》主要是一部哲学著作而不是兵书,他论兵是从哲学的角度,而不是军事学的角度。讲到许多哲学问题时,也涉及到军事,因为哲学与军事虽非属于同一学科,但有许多内在相通之处。他着重...
...兵要义述》中说,“五千之言”的《老子》“未尝有一章不属意于兵也”。此论断有些不切实际。从本章内容看,老子是反战的。他认为,如果是被迫卷入战争,就应该采取完全的守势,这是他把谦退忍让、无为静柔的哲学思想,通过军事再次表述出来,而老子并不是兵家...
...拨乱反正的趣谈-出自《老子他说》 《老子》这本只有五千字的书,从文字表面上看来,似乎很容易读懂,如果也用“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的眼光去读,那就够我们去探讨,去阐述了。 也有人说,提到我们的历史文化,所谓魏晋南北朝这一阶段,正是《易经》、《...
...校释 目录◎ 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本◎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也是对的。老子的错误在于把理性思维绝对化使他倒向了唯心主义,甚至陷于排斥感性知识的错误。”(《老子的研究》,《老子哲学讨论集》第23页)张松如先生说:“‘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并不是老子的一种什么神秘的、蒙昧的反理性的主张,而是一定...
...不同的对立概念使用的不同动词。 在第三句中首次出现“无为”一词。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按照自然界的“无为”的规律办事。老子非常重视矛盾的对立和转化,他的这一见解,恰好是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具体运用。他幻想着有所谓“圣人”能够依照客观规律,以无为...
... 谦之案:洪、徐之说是也。方日升韵会小补引:“说文‘辎,軿车,前衣车,后从车,甾声’,徐曰:‘所谓库车。’字林:‘载衣物车,前后皆蔽。’左传宣十二年正义引说文云:‘辎,一名軿,前后蔽也。’后舆服志注:‘軿车有衣蔽无后辕者,谓之辎。’释名:‘...
...发泄。晋朝时陶渊明写了一篇传诵至今的名篇《桃花源记》,应该讲,此文显然受到老子八十章内容的影响。这是一个美丽的幻想,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社会黑暗的不满,反映了人民摆脱贫困和离乱的愿望。在这一点上,老子和陶渊明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任继愈在《老子新译》中写道:“这一章讲的是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有些事物表面看来是一种情况,实质上却又是一种情况。表面情况和实际情况有时完全相反。在政治上不要有为,只有贯彻了‘无为’的原则,才能取得成功。”这个分析是准确的。老子运用辩证法...
...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道经 第一章 译文及注释解读评析 第二章 译文及注释解读评析 第三章 译文及注释解读评析 第四章 译文及注释解读...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