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经·第四十二评析

...称道的。冯友兰老子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这里的有三种气冲气、阴气、阳气。我认为所谓冲气就是一,阴阳是二,三在先秦是多数的意思。二生三就是说,有了阴阳,很多的东西就生出来了。...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4.html

孟子集注在线阅读

...以来儒家经学只注意“记诵词章”,、释异端“虚无寂灭之教”流传,以至儒学道统到孟子之后不得其传;二程、朱熹提出四书,正是要“接乎孟子之传”。朱熹认为大学是“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学者必由此入门,才能达于圣学。大学格物补传,强调“...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451.html

老子原文_道家_【文学360】

...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老子第二十一 孔德之容,惟是从。 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 物。窈...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22.html

老子·德经·第六十六评析

...如上一所说,在老子研究中有一些注释家认为,这一表达了老子的一套利用人民、统治人民的权术。例如,张松如先生“这是向统治者献言,颇有点像班固所说的‘君人南面之术’。”(老子校读第365页)不过,张先生的观点并不完全等同于有些学者关于...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9.html

老子·道经·第二十八评析

...“朴”、“婴儿”、“雌”等可以老子哲学思想上的重要概念。在十五章里有“敦兮其若朴”;十九“见素抱朴”;本章的“复归于朴”以及三十七和五十七章都提到“朴”这一概念。这些地方所提到的“朴”的字,一般可以解释为素朴、纯真、自然、本初、淳...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0.html

王阳明与曾国藩-出自老子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一页,先懂了这一史实的道理以后,再来研究老子,就更容易了解到老子哲学思想,在用的方面——大而用之于天下国家的大事,小而用之于个人立身处世之,乃至于由平日的为人,进一步升华到形而上修养之了。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86.html

道德经(老子在线阅读

...,寻求人类文明的源头,深究古代智慧的底蕴。 老子是道家最重要的经典。老子其人,据史记载,姓李名耳字耳冉,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是周朝的史官。但史记同时也记载了不同的传说,“世莫知其然否”,没有肯定的结论。 老子书...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141.html

第二十六_老子道德经校释

... 谦之案洪、徐之说是也。方日升韵会小补引文‘辎,軿车,前衣车,后从车,甾声’,徐曰‘所谓库车。’字林‘载衣物车,前后皆蔽。’左传宣十二年正义引文云‘辎,一名軿,前后蔽也。’后舆服志注‘軿车有衣蔽无后辕者,谓之辎。’释名‘...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2.html

老子思想“可”的怀疑主义认识论_道家_【文学360】

...老子的认识论总体上属于怀疑主义的不可知论。老子开篇讲到也,非恒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意思是,作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对“”进行描绘空虚无形而又用之不尽,隐没不显而又实际...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69.html

第二_老子道德经校释

...,当与魂部并收。老子异俗篇“我独闷闷”,与“昏”协。顺化篇“其政闷闷”,与“醇”协(唐韵四声正二十六慁)。又一,江有诰以“牢”非韵。谦之案“牢”,古音读若厘。江永古韵标准平声第十一部曰“牢,郎侯切。按牢,古音如此,故释名云‘留,牢也...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6.html

共找到705,43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