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二十一春秋时代南北文学境界_道家_【文学360】

...文化思想,就与南方不同,北部人们,行为笃厚,气质浑厚。南方出来人物,像卡特就很有问题。这很奇怪,只由于东、南、西、北地区方向差别,冥冥中影响山川人物以及文化异同问题,易经象数法则又大有关系。 老子,在“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2.html

老子·德经·六十五评析

...干系,但并不能得出直接结论。因为就老子本意来讲,绝对不是为迎合统治者需要而提出一套愚民之术。有的学者是愿人与我同愚,泯除世上一切阶级,做到物我兼我大平等,这样自可减少人间许多龃龆纷争。”(张默生老子60页)也有学者...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7.html

四十二_老子道德经校释

...“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生万物。”又庄子天地篇“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语本老子“无名,天地始”与本章“道生一”之旨。又黄帝内经太素卷十九知针石篇杨上善注曰“从道生一,谓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58.html

老子·德经·五十九评析

...首先谈“治人事天,莫若啬”。上面提到,“啬”可以解释为治国安邦根本原则,同时也可以解释为节俭美德。老子提出“啬”这个观念,这在春秋末年思想界是很独特老子把“俭”当作“三宝”之一,“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曰...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1.html

老子·德经·四十七评析

...认为我们应透过自我修养功夫,作内观返照,净化欲念,清除心灵蔽障,以本明智慧,虚静心境,去览照外物,去了解外物外物运行规律。”(老子注释及评介249页)我们同意陈鼓应先生见解。以往批评老子认识论是彻头彻尾唯心主义先验论...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9.html

老子第二真善美价值定论何在?_道家_【文学360】

... 老子首章既提出“道”与“名”涵义,但同时又相同于“因明”法则,能建能破,自了一个道,自又推翻了道名相。也如同正反合“逻辑”辩证,不自立于不变肯定与否定形态。如珠走盘,无有方所。所谓“道”,乃“至道”定名,都是为了表达...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2.html

老子第二十二枉则直教育法_道家_【文学360】

...权术手段。但是这个手段,已经够高明,够美好,事实上也合乎老子道德经“枉则直”原则了! 下面晏子这一个“枉则直”故事,是道德“枉则直”道理晏子(婴)谓曾子曰今夫车轮,山之直木也。良匠揉之,其圄中规,虽有槁暴,不复赢矣。故君子慎隐...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8.html

老子·道经·评析

...这一之后,再一次歌颂天地。天地是客观存在自然,是“道”所产生并依“道”规律运行而生存,从而真正地体现道。老子赞美天地,同时以天道推及人道,希望人道效法天道。在老子观念中,所谓人道,既以天道为依归,也就是天道在具体问题上...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8.html

老子·道经·第二十六评析

...,把静看做起主要作用方面。所以老子辩证法是消极,是不彻底,有形而上学因素。这种宇宙观所代表没落阶级立场完全相适应。”(老子新译)这个批评,点中了老子辩证法思想局限性。不过,就本章而言,老子观点又是可以肯定在...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18.html

老子·道经·第一评析

...在这一里,老子重点介绍了哲学范畴——“道”。道属性是唯物还是唯心?这是早已存在一个问题,自古及今,它引起许多学者浓厚兴趣。在历史上,韩非子生活时代距离老子比较近,而且一个为道德经作注学者。关于什么是道,在...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86.html

共找到1,118,62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