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经·第四十章评析

...老子道德经里,多次涉及到“事物矛盾和对立转化是永恒不变规律”,概括了自然和人类社会现象与本质,这是十分光辉和精辟见解。“反者道之动”,历来解释者有两种观点:一是说矛盾着对立物各自向着自己对立面转化;二是说事物运动变化...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2.html

老子·道经·第六章评析

...元气,下入毛际,流于五脏,四肢绵受其润,如山纳云,如地受泽,面色光涣,耳目聪明,饮食有味,气力倍加,诸疾去矣。”(御览方术部修养杂诀)这是把老子思想与传统养生术联系起来解释。这种思考角度,也不失为对老子学说一种发挥。...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6.html

老子他说第十五章:濯足浊流人自清_道家_【文学360】

...本书看法,这不很可怜吗?却不晓得研究中国文化图书,几千年下来,连篇累牍,不可胜数。光是一部四库全书就堆积如山,而老子一书注解,可说汗牛充栋,各家有各家说法。有人读到焦头烂额,无法分清哪一种说法合理,只好想一套说词,自圆其说。...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8.html

老子韩非列传_史记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摐,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適周,将问礼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8832.html

老子无为思想_道家_【文学360】

...老子无为思想 一、老子无为哲学之时代背景 老子事迹,最早见于史记老庄申韩列传。 但是老子生平行踪幽隐,而且他姓名与生卒时间都各有见解,没有定论。不过,我们最主要是根据他所流传下来言论来了解他思想精髓。 老子姓李,名耳,字...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60.html

老子·道经·第六章解读

...大多惯于常规化思维,忌把不合于此之物斥为“怪”,这其实是一种思维惰性表现。要知道,打破常规,才会有认识深化和观念革命。读老子一书,我们尤其不可忘了这点。...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7.html

老子他说第五章:圣人与刍狗_道家_【文学360】

...可以随便任人当副食,而不像供在祭坛上那么神圣不可侵犯了。“仁”字,在老子这章本文中,当然是代表了周秦时代诸子百家所标榜仁义“仁”,换言之,也就是爱护人或万物仁慈、仁爱等爱心表相。 当在春秋战国之际,诸侯纷争,攫掠一般平民...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18.html

老子·道经·第二十九章评析

...在道德经里,老子多处谈到统治者应行“无为”之治。他极力宣传“无为”政治思想,主张一切都要顺应自然,因应物性,希望那些得“道”统治者治国安民,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走极端,不要存奢望,不要好大喜功。...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1.html

老子·德经·第三十八章评析

...道德经一方面是谈“道”,一方面是论“德”。老子认为“上德”是完全合乎“道”精神。二十一章曾写道:“孔德之客,唯道是从”;二十八章说:“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五十一章说,“生而不有,为而不...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0.html

老子他说第二十章:只是同流不下流_道家_【文学360】

...所说“随缘而遇”;以及儒家所说“随遇而安”看法。但是老子更进一步,随缘而遇还不够,还要“顽且鄙”。“顽”,是非常有个性,永远坚持不变。“鄙”,就更难做到了,所有言行举止,非常给人看不起,糟糕透了。譬如,民间流传已久济公传,其中主角...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9.html

共找到1,085,58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