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衡》曰∶东南卑湿,利用砭,以针刺放毒血,即用砭之道也。凡霍乱痧胀,邪已入营,必刺出毒血。俾邪得外泄,然后据证用药,可以望生。第一宜刺少商穴。刺时,扶病患坐直,男左女右,用力将其手臂从上捋下,捋其恶血聚于指头手并刺。若神昏不醒,刮刺不松...
...《增订叶评伤暑全书》运气五瘟丹黄芩 黄柏 黄连 山栀 香附 紫苏 大黄 甘草梢上八味生用,于冬至日为末,将大黄三倍,煎滚汤渣和药丸,如鸡子大,朱砂雄黄为衣,再贴金箔,一丸取泉水七碗,浸化可服七人。前药乙庚年黄芩为君。丁壬年山栀为君。丙辛年...
...《伤寒论》曰∶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后人省“ ”加“ ”为瘟,即温也。如病证之“证”,后人省文作“证”,嗣后省“言”加“ ”为症。又如滞下,古人为下利脓血,盖以泻为下利,后人加“ ”为“痢”。要之,古无瘟、痢、症三字,皆后人之自为变易...
...目录 《中国药典》避瘟散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避瘟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中国药典》:避瘟散【处方】檀香156g 零陵香18g 白芷42g 香榧草180g 姜黄18g 玫瑰花42g 甘松18g 丁香42g 木香36g 麝香...
...多种病证和治法的辨析,治疗方剂的选辑等均能理论联系临床实际,并发挥个人的心得体会。末附温病危重证和羊毛瘟症等治案。现有《三三医书》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等。温疹病名。《医学衷中参西录》卷四:“温疹之证,西人名为猩红热,有毒菌传染……”即烂喉(...
...病名。瘟疫而见遍身红肿发块如瘤者。红肿遍身流走,病情危重。《伤寒温疫条辨》卷一:“疙瘩温,遍身红肿发块如瘤者是也。”《杂病源流犀烛·瘟疫源流》:“疙瘩瘟,发块如瘤,遍身流出,旦发夕死是也。”治疗急以三棱针刺委中出血,外用玉枢丹,内服人中...
...目录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救急避瘟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救急避瘟散【处方】皂角2钱4分,朱砂1钱7分,雄黄1钱7分,细辛2钱,贯众2钱,麻黄1钱4分,木香1钱4分,桔梗1钱4分,白芷1钱4分,半夏1钱4分...
...其症壮热、烦闷,遍身痛如蝥刺所伤,俗名蝥刺瘟,以痧治之。林月溪患时疫,壮热,口渴,胸腹迷闷,手摩之如蝥刺伤痛,遍体皆然,因放腿湾痧廿余针,毒血成流,用山甲、天虫、角刺,加活血顺气药,稍饮之而痊。...
...《内经》论中风,症因不一,有风入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 然闷,名曰寒热,此言风寒在表发寒热也。有风气入胃不得外泄,则为热中,此言风邪入里发热也。有人瘦则外泄而寒,为寒中泣出,此言人弱汗多,热气外泄,而为虚寒也。有风气与太阳俱入,散于分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