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玉经》是风水理气中最重要的经典,据云杨筠松著,曾因战乱失传,至明未蒋大鸿辑录注疏,破译其中艰涩难解部分,从此之后,以玄空卦理为基础的江西风水得以影响后世千年不绝。然,随著蒋大鸿《地理辩证》发表,后来对《天玉经》连番注释者不知凡几,各人...
...《铜人针灸经》,针灸著作。七卷。此书虽冠“铜人”之名,实与“铜人”无涉。系元代书商抄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九《针经》的全文,析分为卷一-六,另附针灸禁忌一卷。原书成于唐代,作者已无可考。书中记载了一些常用要穴的针治经验,并附十二幅腧穴图。...
...(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三卷。 北宋.王洙录传《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林亿取《金匮玉函要略方》的杂病和有关的附方, 编为《金匮要略方论》。 内容包括内科杂病、妇科、急救、饮食...
...伦之始。老君撰《道经》垂十万言,皆写以玉牒,编以金绳,贮以玉函。及金壶汁尽,浮提二人乃欲刳心沥血,以代墨焉。 ◎琼札 《玉清隐书金虎符》云:《郁仪赤文》,招日同舆;《结璘黄章》,与月共居。《上清消魔经》:启洞门于希林,寻灵迹于丹穴。发元天之...
...《虎钤经》是中国宋代著名兵书。“虎”为“虎符”,即“兵符”,“钤”即“锁钥”,《虎钤经》即为开启兵符锁钥之书,掌兵权者应备之经。许洞撰。共二十卷、二百一十论。该书始撰于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完成于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现存有...
...语出《金匮玉函经》。包括药材的去杂、切削等操作技术。如:“挑拣”:除去非药用部分,保留药用部分,加桑螵蛸去梗、牡丹皮去心。“颠簸”:用柳条或竹制工具,上下左右振动;除去药材中泥土、灰渣杂质。“筛”:用以区分药物大小和清除杂质,选用不同孔径...
...一、唐宋茶经流变史 在茶学史上,现存史料里,最早提及陆羽《茶经》的是唐代的皮日休,据他的说法,茶经共三卷:「分其源、制其具、教其造、设其器、命其煮饮之者除痟而去疠。」所言次第和今本《茶经》全同。 到了宋代,陈师道提出有家藏一卷本、毕氏三卷...
...张仲景着《金匮玉函经》,为万世医学之准绳;司马迁为淳于意立传,即后世医案之权舆。夸案,此种自负之通弊,甚无功效之足言。惟叶香岩之医案,录自门人之手,细心参玩,精义环生,洵堪称为临证之指南焉。但江浙为滨海之邦,居温带之地,温热之症,十中可占...
...陆羽(733~804),唐复州竞陵(今湖北天门)人。一名疾,字鸿渐,自称桑苎翁,又号东冈子。自幼好学,性淡泊,闭门著书,不愿为官。安史之乱后,尽心于茶的研究。撰成《茶经》一书,对促进我国茶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后人为了纪念陆羽在茶业...
...后者为多。这可能与《金匮要略》发现得晚有关。虽说明代已有《金匮要略》研究著作出现,如赵以德《金匮方论衍义》,但更多的是清代的作品,如徐彬《金匮要略论注》(1671),程林《金匮要略直解》(1671),周扬俊《金匮玉函经二注》(1687),...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