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故终之。 李公文集引,得闲当作。 向所示集,古文留子由处,有书令检送也。 《与陈传道五首(之四)》苏轼 久不上问,愧负深矣。 忽枉手讯,劳来甚勤。 夙昔之好,不替有加。 兼审比来起居佳胜,感慰兼集。 新旧诸诗,幸得敬览,不意余生复见...
...《喜侄迈还家》 一别匆匆岁五除,还家怪我白髭须。 怀中初见孙三世,巷口新成宅一区。 〈侄房添一男孙,予亦葺成敝庐,皆别后事。 林下酒尊还漫设,床头《易传》近看无。 老年游宦真安往,南北相望结草庐。 《次前韵》 心空烦恼不须除,白尽年来罢镊...
...马还従老晋公。夜起趋朝非所事,晓骑行乐定谁同。惯乘款段游田里,怯听骎骎两耳风。〈《张水部集》有谢裴晋公惠马诗。〉【次韵子瞻赠梁交左藏】 彭城欲往台无檄,初喜东西合为一。将军走马随春风,精锐千人森尺籍。口占佳句惊众坐,手练强兵试鸣镝。酒酣起舞...
...《与杨元素八首(黄州)(之一)》苏轼 近两辱手教,以多病不即裁谢,愧悚殊深。 比日仰惟履兹溽暑,台候清胜。 某病后百事灰心,无复世乐,然内外廓然,皆获轻安。 何时瞻奉,略道所以然者。 未间,伏惟为时自重。 《与杨元素八首(之二)》苏轼 涉...
...子孙里出了个苏洵,苏洵的二儿子叫苏轼,三儿子叫苏辙(苏洵的长女是八娘),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三苏”。 对于祖籍栾城,“三苏”一直念念不忘,他们在文章、诗词、书画上经常署名为“赵郡苏洵”、“赵郡苏轼”等;苏辙被朝廷授予“栾城县开国伯”,他的作品集...
...辞也。《玄》之大体以二赞而当一日,赞之奇偶或以为昼,或以为夜。奇首之昼在乎赞之奇,偶首之昼在乎赞之偶,率十有八赞而后九日备。一首而九赞,其势然也。故于九赞之间,三三相附以当天之始、中、终,地之下、中、上,与人之思、祸、福,三者自相变,而皆...
...辞也。《玄》之大体以二赞而当一日,赞之奇偶或以为昼,或以为夜。奇首之昼在乎赞之奇,偶首之昼在乎赞之偶,率十有八赞而后九日备。一首而九赞,其势然也。故于九赞之间,三三相附以当天之始、中、终,地之下、中、上,与人之思、祸、福,三者自相变,而皆...
...起至第三卷末。 文亦不尽欠十余纸。均为四卷通前成五。其昙摩蜜多译者。时阙其本。 新括出重上录经八部三十卷。 菩萨地持经十卷(或八卷亦名菩萨戒经又名菩萨地经) 右一经。亦名菩萨地持论。今此录中编之为律。存其经名除其论录。周录中云。菩萨地持经阙本...
...《栾城应诏集》第十卷(苏辙·进策五道) 《民政下》苏辙 ○第一道 臣闻三代之时,无兵役之忧。 降及近世,有养兵之困,而无兴役之患。 至于今,而养兵兴役之事,皆不得其当,而可为之深忧。 盖古者兵出于农,而役出于民,有农则不忧无兵,而有民则不...
...》三卷、《内制集》八卷、《奏议集》十八卷、《四六集》七卷、《集古录跋尾》十卷、杂著述十九卷。公笃于朋友,不以贵贱生死易意。尹师鲁、石守道、孙明复、梅圣俞既没,皆经理其家,或言之朝廷,官其子弟。尤奖进文士,一有所长,必极口称道,惟恐人不知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