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马勤远行,卧闻龁草风雨声,见此忽思短策横。 十年髀肉磨欲透,那更陪君作诗瘦,不如芋魁归饭豆。 门前欲嘶御史骢,诏恩三日休老翁,羡君怀中双橘红。 (黄有老母。) 《余与李廌方叔相知久矣领贡举事而李不得第愧甚作诗送之》苏轼 与君相従非一日,笔势...
...为重译) 上四经十卷同帙。 等集众德三昧经三卷(或二卷)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第一译) 集一切福德三昧经三卷。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出真寂寺录第三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前后三译一译本阙) 持心梵天经四卷(一名庄严佛法经又名等御诸法经) 西晋三藏...
...两佳哉,宾主谈锋夜转雷。 犹言不见戴安道,为问适従何处来。 《又书王晋卿画四首·四明狂客》苏轼 毫端偶集一微尘,何处溪山非此身。 狂客思归便归去,更求敕赐枉天真。 《又书王晋卿画四首·西塞风雨》苏轼 斜风细雨到来时,我本无家何处归。 仰看云...
...伯、子、男凡四等。其子孙之为胄子者,(《旧史·志》:四门博士三人,助教三人。四门博士掌教文武七品以上及侯、伯、子、男之子为生者。)及庶士、庶人之子为俊士者,(《旧史》又云:若庶人之子为俊士生者,教法如太学。通四经业成,上于尚书吏部试登第者,...
...南人皆呼为蟹,八月间盛出,人采之,与人斗,其螯甚巨,往往能害人。三曰拥剑。状如蟹而色黄,其一螯偏长三寸余,有光。四曰彭螖。螯微毛,足无毛,以盐藏而货于市,《尔雅》曰:“彭◆(zé),小者◆。”云小蟹也。◆音泽,◆音劳,吴人呼为彭越。《搜神记》...
...》质本传亦书之,而《新五代史·和凝传》误为第五,以《登科记》考之而非也。杜祁公罢相,以太子少师致仕,后以南郊免陪位恩,连进至太子太师,年八十而薨。苏子容初筮仕为南京判官,杜公方里居,告以平生出处本末,曰:“子异日所至,亦如老夫。”及苏更践...
...帖,每册各题其末。第二卷云:“唐太宗作诗至多,亦有徐、庾风气,而世不传,独于《初学记》时时见之。”第四卷云:“吴道子始见张僧繇画,曰:‘浪得名耳!’已而坐卧其下,三日不能去。庾征西初不服逸少,有家鸡野骛之论,后乃以为伯英再生。今观其书,乃不...
...《苏轼集》第八十五卷(尺牍九十五首) (本卷实为九十七首) 《与范元长八首(儋耳)(之一)》苏轼 某慰疏言。 不意凶变,先公内翰,遽捐馆舍,闻讣恸绝。 天之丧予,一至于是,生意尽矣。 伏惟至孝承务元长昆仲,孝诚深至,追慕罔极。 何辜于天,...
...《栾城应诏集》第九卷(苏辙·进策五道) 《民政上》苏辙 ○第一道 臣闻王道之至于民也,其亦深矣。 贤人君子,自洁于上,而民不免为小人;朝廷之间,揖让如礼,而民不免为盗贼,礼行于上,而淫僻邪放之心起于下而不能止。 此犹未免为王道之未成也。 ...
...二百八十三纸) 上二集三十三卷四帙(上三帙各八卷第四帙九卷) 道地经一卷(或云大道地经是修行经抄元外国略本)十八纸。 修行道地经六卷(初卷题云榆遮伽复弥经或直云修行经或七卷)一百三十五纸。 僧伽罗刹所集经三卷(或五卷)八十五纸。 上三集十卷同帙。...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