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故事:诲人不倦 2、孔子故事:东家之丘 3、孔子故事:以强凌弱 4、孔子故事:鸣鼓而攻 5、孔子故事:发愤忘食 6、孔子故事:道听途说 7、孔子故事:登堂入室 8、孔子故事:道不拾遗 9、孔子故事:不舍昼夜 10、孔子故事:...
...孔子在齊,齊侯出田,招虞人以旌不進,公使執之對曰:「昔先君之田也,旌以招大夫,弓以招士,皮冠以招虞人,臣不見皮冠,故不敢進,乃舍之.」孔子聞之曰:「善哉守道不如守官,君子韙之.」 齊國師伐魯,季康子使冉求率左師禦之,樊遲為右,非不能也,...
...这是孔子和鲁哀公讨论婚礼意义的对话,其中涉及许多孔子的政治思想。对话先从人道谈起,孔子认为,人道中政治是第一位的。如何为政,要做到三点:夫妇别,男女亲,君臣信。然后提出“爱与敬”是“政之本”,而婚礼正是爱与敬的体现。能“成亲”、“成身”,...
...孔子北遊於農山,子路子貢顏淵侍側.孔子四望,喟然而嘆曰:「於斯致思,無所不至矣.二三子各言爾志,吾將擇焉.子路進曰:「由願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鍾鼓之音,上震於天,旍旗繽紛,下蟠于地,由當一隊而敵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執聝,唯由能之,使二...
...孔子说:“君子有三恕:有国君而不能侍奉,有臣子却要役使,这不是恕;有父母不能孝敬,有儿子却要求他报恩,这也不是恕;有哥哥不能尊敬,有弟弟却要求他顺从,这也不是恕。读书人能明了这三恕的根本意义,就可以算得上行为端正了。” 孔子说:“君子有三...
...公西赤問於孔子曰:「大夫以罪免卒,其葬也如之何?」孔子曰:「大夫廢其事,終身不仕,死則葬之以士禮,老而政仕者,死則從其列.」 公儀仲子嫡子死,而立其弟,檀弓問子服伯子曰:「何居?我未之前聞也.」子服伯子曰:「仲子亦猶行古人之道,昔者文王拾...
...子夏问孔子说:“应该如何对待杀害父母的仇人?”孔子说:“睡在草垫上,枕着盾牌,不做官,和仇人不共戴天。不论在集市或官府,遇见他就和他决斗,兵器常带在身,不必返家去取。” 子夏又问:“请问应该如何对待杀害亲兄弟的仇人?”孔子说:“不和他在同...
...这也是许多小篇章的汇聚。首章是孔子和鲁哀公对话,哀公不问大事,孔子说的却是大事。讲舜“好生而恶杀”,“授贤而替不肖”,有德而善任人。这是从政的根本。“虞芮二国”章是对文王实施教化的赞美。...
...曲礼所记多为礼之细目。在此篇中,孔子以评说手法来解说五礼之事。第一篇“子贡问”就写了孔子自述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尊严,不惜用曲笔改写史实的事。这就是所谓的“春秋笔法”。“孔子在宋”章,孔子反对桓魋自为石椁,体现了孔子丧事从俭的思想。“南宫敬叔...
...季康子问孔子:“以前听说过‘五帝’的名称,但不知道它的实际含义,请问什么是五帝?” 孔子说:“从前我听老聃说:‘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这五行按不同的季节化生和孕育,形成了万物,那万物之神就叫做五帝。’古代的帝王,因改朝换代而改换...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