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夬》 1、夬: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彖传:夬,决也,刚决柔也。健而说,决而和,扬于王庭,柔乘五刚也。孚号有厉,其危乃光也。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穷也。利有攸往,刚长乃终也。 象传:泽上于天,夬;君子以...
...《萃》 1、萃:萃:亨。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彖传:萃,聚也;顺以说,刚中而应,故聚也。王假有庙,致孝享也。利见大人亨,聚以正也。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顺天命也。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象传:泽上于地...
...》,大家知道是中国非常古老的一个文献,据说是夏朝已经有了最早的《易经》,叫《连山》,商朝有了比较晚一点的《归藏》,我们现在所看见的《易经》是西周时候的《周易》。所以《易经》的历史是孕育了前后经过一千多年,我想这个结论是大家可以同意的。 《...
...《大有》 1、大有:大有:元亨。 彖传: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 象传: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竭恶扬善,顺天休命。 2、大有:初九:无交害,匪咎,艰则无咎。 象传:大有初九,无交害也...
...《未济》 1、未济: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 彖传:未济,亨;柔得中也。小狐汔济,未出中也。濡其尾,无攸利;不续终也。虽不当位,刚柔应也。 象传: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2、未济:初六:濡其尾,吝。 象传:濡其尾,...
...:"仅仅说王弼易学是以老解易,或以儒解易,都不是完整全面的评价,而应该说王弼的《周易注》是以《易传》和象数易学解释《易经》。" 笔者以为,王弼老学与易学的关系问题与对王弼玄学思想的认识有直接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身是一个问题。 人们常引...
...《易经。说卦传》第一章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神明而生蓍。 观变於阴阳,而立卦;发挥於刚柔,而生爻;和顺於道德,而理於义;穷理尽性,以至於命。 《易经。说卦传》第二章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
...调控和癌症研究是十分有益的。 《黄帝内经》“取类比象”的思维格局对中医藏象学说的形成影响很大,藏象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这种以“象”“论”“藏”启导于《易经》的爻象概念。《易经·系辞》谓:“易者,象也”,“爻也者,效天下之...
...寇至。 《象》曰:“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象》曰:“需于血,”顺以听也。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象》曰:“酒食贞吉”,以中正也。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象》曰:“...
...的条例义理之学掩盖了。当时,孙炎著有《周易例》,王肃可能也有《周易例》之作,王弼则撰写了《周易略例》。《周易略例》的写作,是王弼《易》学条理义理化最直接的标志。 现存《周易略例》篇章题目依次为《明彖》、《明爻通变》、《明卦适变通爻》、《明象...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