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上焦,头手皮毛,关主中焦,腹及腰,尺主下焦,小腹及足,此三部所主大略也。又有左右两手三部,为之六脉也。又有人迎、气口、神门所主,又各不同,盖左手关前曰人迎,右手关前曰气口,两关之后一分,即曰神门。故《脉法》赞曰∶肝心主左,肺脾主右,肾为命门...
...贺氏《会稽先贤象赞》序〔1〕 《隋书》《经籍志》:《会稽先贤象赞》五卷;《旧唐书》《经籍志》作四卷,贺氏撰。《新唐书》《艺文志》云,《会稽先贤象传赞》四卷〔2〕。其书当有传有赞,故《旧唐志》史录,集录各著其目〔3〕。又有《会稽太守象赞》二...
...,盗贼之靡。欺孤如操,又羯所耻。我书《春秋》,与齐豹齿。文举在天,虽亡不死。我宗若人,尚友千祀。视公如龙,视操如鬼。 王元之画像赞(并叙) 《传》曰:“不有君子,其能国乎?”余常三复斯言,未尝不流涕太息也。如汉汲黯、萧望之、李固,吴张昭,...
...脉学名词。①即脉逆四时。详该条。②指脉证相反。《素问·平人气象论》:“风热而脉静,泄而脱血脉实,病在中脉虚,病在外脉坚涩者,皆难治,命曰反四时也。”...
...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故曰∶知内者按而纪之,知外者终而始之。此六者,持脉之大法。脉从四时,弦洪毛石。《内经》并之胃气,而各形容其妙,使人可思可悟,而又兼内外以诊∶内则藏气藏象有位...
...之中者,故三阴亦有表证可汗也;既入经脉,必连脏腑,非可专恃汗法矣。其未入经脉时,所称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及三阴病者,只是三阳三阴之部,非经也。与第二卷《三阴三阳名义》篇参看。第六须辨寒热传化之机。初伤固总是寒,日久有寒邪内陷者,是其人本内...
...①十四经穴之简称。见该条。②五输穴之一。《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行为经。”意为脉气至此,犹如通渠流水之迅速经过,故名。经穴多分布在腕、踝关节附近及臂、胫部,其临床应用,《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病变于音者,取之经。”《难经·六十八难...
...分疏乎?《难经·二难》虽言尺寸,其意以关为界,从关至鱼际为一寸为阳,阳得寸内之九分;从关至尺泽为一尺为阴,阴得尺中一寸;乃以阴阳而言,未尝分经络也。然则脏腑果何借以诊乎?经不云乎,“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谷味也。”脉之盛衰本...
...不可晓者五也。 《徐大正真赞》苏轼 贤哉徐子,温文而毅。 儒不乱法,侠不犯忌。 求之古人,尚论其世。 登唐减汉,三国之士。 我非北海,安识子义。 愿观伯符,揽戟为戏。 《文与可画墨竹屏风赞》苏轼 与可之文,其德之糟粕。 与可之诗,其文之毫末。...
...终始篇》云:“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即知手太阴无人迎也。又《素问》第五卷云:“胃管痈诊,岐伯曰:当得胃脉沉细,胃沉细者气逆,气逆者人迎甚盛,盛则热,人迎者胃脉也,逆盛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管为痈。”此经所言人迎、寸口之处数...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