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而急攻之,可灭此而后食,其谁曰不可?呜呼!欲王则王,不王则审所处,无使两失焉而为天下笑也。 《荀卿论》苏轼 尝读《孔子世家》,观其言语文章,循循莫不有规矩,不敢放言高论,言必称先王,然后知圣人忧天下之深也。 茫乎不知其畔岸,而非远也;浩...
...其时秦多良医,如和如缓,岂有未读《灵》、《素》者?则秦必有之,始皇焚书,而不焚医书,故《内经》尚存,惟是代远年湮,必多残缺。韦编之绝,圣人之学《易》且然,而谓《内经》之竹简,能久而完全乎?秦之后,楚汉分争,谁复能修理《内经》者?迨文景之世,...
...《权书·攻守》苏洵 古之善攻者,不尽兵以攻坚城,善守者,不尽兵以守敌冲。夫尽兵以守坚城,则钝兵、费粮,而缓于成功。尽兵以守敌冲,则兵不分,而彼间行袭我无备。故攻敌所不守,守敌所不攻。 攻者有三道焉,守者有三道焉。三道:一曰正,二曰奇,三曰...
...,长裾飘飘。抱抚四弦,如声嘈嘈。辰星北方,不丽不妖。执笔与纸,凝然不嚣。妆非今人,唇傅黑膏。唯是五星。笔势莫高。昔始得之,烂其生绡。及今百年,墨昏而消。愈后愈远,知其若何?吾苟不言,是亦不遭。 「仲兄字文甫说」 洵读《易》至《涣》之六四曰:...
...《有骥在野》苏洵 有骥在野,百过不呻。 子不我良,岂无他人。 絷我于厩,乃不我驾。 遇我不终,不如在野。 秃毛于霜,寄肉于狼。 宁彼我伤,人不我顾? 无子我忘。 《有触者犊》苏洵 有触者犊,再箠不却。 为子已触,安所置角? 天实畀我,子欲...
...,白沙之意有在,学者须善观之。《六经》正好印证吾心,孔子之时中,全在韦编三绝。 人之天分有不同,论学则不必论天分。 体用不一,只是功夫生。 天行健,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知行合一。 学者有求为圣人之志,始可与言学。先师常云:“学者立得定,便是...
...,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请讨之。吾是以知孔子之欲治列国之君臣,使如《春秋》之法者,至于老且死而不忘也。或曰:孔子知哀公与三子之必不従,而以礼告也欤?曰:否,孔子实欲伐齐。孔子既告公,公曰:“鲁为齐弱久矣,子之伐之,将若之何?”对曰:“陈恒...
...于是又作《衡论》十篇。呜呼!従吾说而不见其成,乃今可以罪我焉耳。 「远虑」 圣人之道,有经,有权,有机,是以有民,有群臣,而又有腹心之臣。曰经者,天下之民举知之可也,曰权者,民不得而知矣,群臣知之可也,曰机者,虽群臣亦不得而知矣,腹心之臣知...
...其时秦多良医,如和如缓,岂有未读《灵》、《素》者?则秦必有之,始皇焚书,而不焚医书,故《内经》尚存,惟是代远年湮,必多残缺。韦编之绝,圣人之学《易》且然,而谓《内经》之竹简,能久而完全乎?秦之后,楚汉分争,谁复能修理《内经》者?迨文景之世,...
...治以辛凉,六气皆有简便易守之法。又云:治诸胜复,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无问其数,以平为期,何等划一。凡运气之道,言其深者,圣人有所不能知,及施之实用,则平正通达,人人易晓。但不若今之医者所云,何气司天则生何病,正与《内经》...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