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凡亡国之臣、盗贼之佐,苟有一策亦具录之。朱子《纲目》大半削去,似未达温公之意。 ○史记于序事中寓论断古人作史,有不待论断,而于序事之中即见其指者,惟太史公能之。《平准书》未载卜式语,《王翦传》未载客语,《荆轲传》未载鲁句践语,《晁错传》...
...1、河渠书:《夏书》曰:禹抑洪水十三年,过家不入门。陆行载车,水行载舟,泥行蹈毳,山行即桥。以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然河灾衍溢,害中国也尤甚。唯是为务。故道河自积石历龙门,南到华阴,东下砥柱,及孟津、雒汭,...
...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独何如哉?君子之过,如日月之蚀,又何盖乎?是事,吾不能奉子之教矣!幸悉之。 足下所为书,言文章极正,其辞奥雅,后来之驰于是道者,吾子且为蒲捎、���是,(《史记》:武帝伐大宛,得千里马,号蒲捎。《...
...。奔於褒。褒人有罪。请入弃女于王以赎。是为褒姒。幽王嬖之。〗 �弧箕(《汉书》作萁。)服。(《书钞》作菔。金楼子作箙。)实亡周国。(○《国语》郑语。《史记》周本纪。《汉书》五行志。《列女传》七。金楼子箴戒篇。《书钞》四十二、百二十六。《御览...
...黟俞理初先生《癸巳类稿》有书泰西人身图说一首,谓彼国之脏腑与中国异,罗举数事,若辨黑白。余初阅之,以为泰西医术内景尽此矣。嗣阅《人身图说》,乃知俞氏涉猎浮文,揽其标而未究其蕴也。后又从潜斋借得泰西《人身说概》及玉田王清任《医林改错》读之,...
...一览了然,岂非后学之津梁乎?其书独出机杼,又能全本经文,无一定混入己意,岂非好学深思,述而不作,足以继往开来者乎?后世之述《伤寒论》者,唐宋以来,已有将经文删改移易,不明不贯。至近代前《条辨》、《尚论编》等书,又复倒颠错乱,各逞意见,互相辨...
...辩才尝于寝房伏梁上凿为暗槛,以贮《兰亭》,保惜贵重于师在日。贞观中,太宗以听政之暇,锐志玩书。临羲之真草,书帖购募备尽,唯未得《兰亭》。寻讨此书,知在辩才之所。乃敕追师入内道场供养,恩赉优洽。数日后,因言次,乃问及《兰亭》,方便善诱,无所不至...
...《上林赋》、《喻巴蜀檄》、《难蜀父老》、《上书谏猎》、《哀二世赋》、《大人赋》、《封禅文》等八篇,文字之多,远超司马迁自己的记述,足见作者“特爱其文赋”(茅坤《史记钞》),“心折长卿之至”(牛运震《史记评注》)。 司马迁通过这些文赋,写出了...
...成书于战国初期。据《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记载:“齐威王(公元前356-前320年)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汉代对《司马法》评价很高。武帝时,“置尚武之官,以《司马兵法》选,位秩比博土”。(见苟悦《申鉴...
...简称《难经》或《八十一难》。旧题秦越人撰,该书不但《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未提及,刘向、刘歆父子及李柱国校医书时也不曾记载,直到东汉未年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时才在序文中提到《八十一难》,三国时吴太医令吕广是最早主译《难经》的人。因此,...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