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官人》原文-出自《大戴礼记》 27、《武王践阼》原文-出自《大戴礼记》 28、《曾子天圆》原文-出自《大戴礼记》 29、《曾子疾病》原文-出自《大戴礼记》 30、《曾子制言》(上、中、下)原文-出自《大戴礼记》 31、《曾子制言上》原文...
...常居之。按《通灵记》:“太后,成帝母也。后宫在西,秋之象也。秋主信,故殿皆以长信,长秋为名。”又永寿、永宁殿,皆后所处也。成帝母王太后,居长信宫。 直按:《汉书。外戚。班婕妤传》:“求共养大后长信官,上许焉。”又《汉书。百官公卿表:“将行,...
...凶也,随命谓随其善恶报之。”《白虎通义·寿命》篇及王充《论衡命义》篇,说三命略同。墨子所非者,即三命之说也。 《墨子闲诂》原文 1、非命上:子墨子言曰:“古者王公大人,为政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
...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它的记事始于汉高帝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 《汉书》的体例与《史记》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史记》是一部通史,《汉书》则是一部断代史。《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
...出自《文子》 16、《精诚》原文-出自《文子》 17、《道原》原文-出自《文子》 18、《上礼》原文-出自《文子》 19、《上义》原文-出自《文子》 20、《上仁》原文-出自《文子》 21、《自然》原文-出自《文子》 22、《微明》原文-...
...。 六五:射雉一矢,亡。终以誉命(1)。 《象》曰:“终以誉命”,上逮也。 (1)射雉以一矢,而复亡之,明虽有雉,终不可得矣。寄旅而进,虽处于文明之中,居于贵位,此位终不可有也。以其能知祸福之萌,不安其处以乘其下,而上承於上,故终以誉而见命...
...余定此书为中唐以来经过三阶段补缀而成。书中正文所引颜师古注,是《黄图》用颜注,而非颜注用《黄图》,已在序言详言及之。兹按总叙建章宫,有引《汉书》曰“建章宫南有玉堂、璧门三层,台高三十丈,玉门堂内殿十二门,阶陛皆玉为之”云云一段,系采用《...
...《曲礼》者,当篇之小目。既题《曲礼》於上,故著《礼记》於下,以配注耳。郑氏者,姓郑名玄,字康成,北海高密县人,前汉仆射郑崇八世之孙也。后汉徵为大司农,年七十四乃卒。然郑亦附卢、马之本而为之注。注者,即解书之名。但释义之人,多称为传。传谓传述...
...31. 咸(卦三十一) ⅷ ⅶ(艮下兑上) 咸:亨。利贞。取女吉。 《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象》...
...君子以劳民劝相(1)。 (1)“木上有水”,井之象也。上水以养,养而不穷者也。相犹助也。可以劳民劝助,莫若养而不穷也。 初六:井泥不食,旧井无禽(1)。 《象》曰:“井泥不食”,下也。“旧井无禽”,时舍也。 (1)最在井底,上又无应,沈滞滓...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