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经证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四卷。清·程梁撰于1873年。书名“引经”,是指书中引据内经论证医理简明精要,于临床颇具指导意义。卷一-二论述内科诸病,辨析医理,结合作者学术经验,有一定的发挥;卷三-四为作者的内科及妇科医案;末附内经原文辨讹四则,及...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891.htm

近代中西医汇通之探索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进行比较研究,已经进行了初步的尝试。汇通派代表医家的学术思想汇通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清初西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1890年李鸿章在为万国药方作序时提出,“倘学者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以造于至精极微之境,与医学岂曰小补!”他提出“合中西之说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8-2.html

回族医学专家——安迪光_【中医宝典】

...和各种医药养生经验与理论的结晶,倡导必须在医疗实践中,按照自身的规律协同发展和创新,致力于回回医药学理论与实践、整理;对张仲景的学术思想也有一定研究。 他曾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回回医学基础理论研究”,写有论东西方医药文化高度结合...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488.html

回族医学专家——安迪光_民族中医回医_【中医宝典】

...和各种医药养生经验与理论的结晶,倡导必须在医疗实践中,按照自身的规律协同发展和创新,致力于回回医药学理论与实践、整理;对张仲景的学术思想也有一定研究。 他曾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回回医学基础理论研究”,写有论东西方医药文化高度结合...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873.html

郑守谦(1889-1969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动静、升降、浮沉之不同,重视用药矫味,刚柔相济。晚年从事妇科临床,调经种子,重视调气畅肝,尤擅治滑胎。对气功养生亦有研究。撰有内科杂病浅要四诊讲义等教材。...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109.htm

格致余论--我国最早的医话专著 _医药之最_【中医宝典】

...罗知梯学医,学术上受刘完素、李杲等影响。由于他刻苦研究,数年之间医名闻于四方。朱氏一生著述甚多,如有局方发挥证因脉治格致余论丹溪心法等。其中格致余论是一部著名的医话专著。...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16.html

中国医学通史绪论(三)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审阅、修改而初具规模,下面谨就有关编写与研究中的一些学术和技术问题,作以下必要的说明。 (一)体例与分期问题:在编撰中国医学通史简编这部巨大著作的酝酿过程中,考虑讨论了该书的分期问题,最后确定为四巨册,即古代医学分卷(远古~1840)、...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61.html

证候病机学研究方略_【中医宝典】

...研究非常重要。多学科学术思想研究方法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横向综合研究对于更新中医的思维方式、知识结构,使证候病机学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95.html

张奇文和名老中医之路_【中医宝典】

...令人肃然起敬。 著名中医儿科专家张奇文教授继编撰名老中医之路之后,又主编名老中医之路续编,还建立了“名老中医研究室”。在介绍、研究名老中医自学、家传、师承、学校学习的经验以及成长历程的同时,对引导新一代名医的成长,启迪当今的中医教育...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282.html

中医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及意义_【中医宝典】

...在于有助于回答中医理论的合理性问题、特质问题和观察的理论与文化负荷。是中医的元哲学之一,古人曰,易为中医医理之母,医“不知,不足以言太医”。中医哲学研究就是中医知识谱系的考古学。 我们研究中医元哲学既不需要抽象空洞无物的元哲学争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166.html

共找到488,78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