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以确定所含的意义,这是另一问题,在这里不说它了。 四月二日。 【注解】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五年五月《文学》月刊第四卷第五号“文学论坛”栏,署名庚。 〔2〕“人生识字忧患始”宋代苏轼《石苍舒醉墨堂》一诗中的句子。 〔3〕指林语堂、...
...满口爱国,满身国粹,也于实际上的做奴才并无妨碍。 八月七日。 【注解】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八月二十日《新语林》半月刊第四期,署名孺牛。 〔2〕“恨恨而死”指空自愤恨不平而不去进行实际的改革工作。参看《热风·随感录六十二恨恨而死》...
...白玉圭上的一个斑点。比喻人或物大体很好,只是有些小缺点。 《诗经·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也不过~,并非晚节不终。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形容美好的人或事物...
...5〕的遗稿,名其一部为《我的毒》(MesPoisons);我从日译本上,看见了这样的一条:“明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我在这里说,也是多余的。” 诚然,“无毒不丈夫”,形诸笔墨,却还不过是小毒。最高的轻蔑是...
...篇。鲁迅在编辑《海上述林》时,为了适应当时的环境,将副题“马克思主义文艺论文集”改为“科学的文艺论文集”。 〔3〕《文学的遗产》苏联共产主义学院出版的不定期丛刊,多载过去的作家未曾刊行的作品和关于他们的传记资料。 〔4〕《绥拉菲摩维支〈铁流...
...和介绍朱德革命经历的报告文学《伟大的道路》等。这里所说的“一篇序”,题为《凯绥·珂勒惠支——民众的艺术家》。 〔3〕一九一八年德国十一月革命成立共和国以后,德国政府文化与教育部曾授予凯绥·珂勒惠支以教授称号,普鲁士艺术学院聘请她为院士,又...
...一九三五年四月上海《文学》月刊第四卷第四号“文学论坛”栏,署名庚。 〔2〕“翻译年”当系一九三五年。《文学》第四卷第一号(一九三五年一月)“文学论坛”栏载有《今年该是什么年》一文,其中说:“过去的一年是‘杂志年’,这好像大家都已承认了。今年该是...
...完全是一个式样。形容完全相同。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九回:“佘道台见了这副神气,更觉得同花小红一式一样,毫无二致。” 因为探究和好奇,去年曾经去问上海的银楼,终于买了两面来,和我的几乎~,不过缀着的小东西有些增减。 ◎鲁迅《且介...
...表示判断或处理事情有相当能力。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论王霸之余策,览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 这《孩儿塔》的出世并非要和现在一般的诗人争~,是有别一种意义在。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白莽作〈孩儿塔序〉》 偏正式;作...
...一九一八年公布。一九三○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将它改名为“注音符号”,重新公布。 〔4〕罗马字拼音参看本卷第79页注〔3〕。 〔5〕《诗韵》指供写诗用的一种韵书,按字音的五声(阴平、阳平、上、去、入)分类排列。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