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知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二卷。明·李中梓辑注。刊于1642年。作者以内经卷帙浩繁不易卒读,于是将黄帝内经一书重要内容加以选录,分为道生、阴阳、色诊、诊、脏象、经络、治则和病能等类。结合基础、临床理论加注阐析,遂成此书。分类简、选文精、注释...

http://qihuangzhishu.com/192/398.htm

内经知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二卷。明·李中梓辑注。刊于1642年。作者以内经卷帙浩繁不易卒读,于是将黄帝内经一书重要内容加以选录,分为道生、阴阳、色诊、诊、脏象、经络、治则和病能等类。结合基础、临床理论加注阐析,遂成此书。分类简、选文精、注释...

http://qihuangzhishu.com/192/840.htm

内经知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二卷。明·李中梓辑注。刊于1642年。作者以内经卷帙浩繁不易卒读,于是将黄帝内经一书重要内容加以选录,分为道生、阴阳、色诊、诊、脏象、经络、治则和病能等类。结合基础、临床理论加注阐析,遂成此书。分类简、选文精、注释...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598.htm

关于李经纬内经全释_中医常识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尹真人佚名弟子于万历年间(1573—1619)所撰性命圭旨,有人将内经性命圭旨进行了比较,认为内经直接继承了性命圭旨反照图等精美绘图谜戏画风,使静功小周天(内丹修炼)图示更隐晦、更形象、更艺术化,使整个人体...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826.html

七论诀_石室秘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雷真君曰∶诀,内经已畅言矣,王叔和又发明之,予又何言。虽然尚有未备者,不可不一论之。诀,大约言愈多则旨益晦,吾独尚简要以切脉,不必纷纷于七表八里也。切脉之最要者在浮沉,其次则迟数,又其次则大小,又其次则虚实,又其次则涩滑而已。知此...

http://qihuangzhishu.com/638/146.htm

水曹脉_丹医秘授古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膀胱之神名水曹橼(黄庭经),主浊水之败出,故曰州都之官(内经)一、所候:膀胱经二、部位:委中穴三、诊法:候气并候脉,用豹扑劲取委中穴。四、所主:甲、以之阴阳定膀胱之盛衰,湿热重者,其浮洪弦动指。乙、用中指弹按委中,出现痠麻胀感...

http://qihuangzhishu.com/1248/19.htm

黄帝内经书名文化内涵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医籍,这是许多人都知道;但是,对诸如为何以“黄帝”命名、为何叫“内经”、为何叫“素问”、“灵枢”等一系列问题,知之者则甚少。 黄帝内经真是“黄帝”撰写吗?古代医家大多坚信不疑,而我们回答都是否定。...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728.html

诊总论_古今名医汇粹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罗东逸曰∶经云∶微妙在,不可不察。古今察之精。莫过内经内经之诊法甚详,甚约。自叔和脉经兴,而脉象繁,为二十四,撰出七表八里九道之名,以为诊病莫尽于此。不知名象愈繁,诊道莫准,将求精而愈失之。盖由不知为胃气之本源,其...

http://qihuangzhishu.com/631/32.htm

黄帝内经养生三层次_【中医宝典】

...□ 马作峰 姜瑞雪 湖北中医学院 ●形体保养是内经养生方法最初级层次,以保证形体、体格健康为主要目的,包括避虚邪毒气、节饮食、慎起居、不妄作劳等,内养正气以强身,外避虚邪以防病。 ●形神共养是指思想安闲清静,心无杂念,可保正气调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981.html

古代存在不足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种方法情况。难经号称单纯主张独取寸口,但书中亦有某些涉及遍诊性质方法存在,所以我们应当在肯定古代同时,亦要看到它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必然会存在缺点和不足。 2、向被取寸口发展并非完全合理 古代确有很多非常宝贵东西,...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33.html

共找到1,088,70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