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始第九(法野)_内经评文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凡刺之道.毕于终始.明知终始.五脏为纪(四字似衍)阴阳定矣.阴者主脏.阳者主腑.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故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和气之方.必通阴阳.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先从阴阳脏腑说到气复从气说到阴阳脏腑小小段落...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jingpingwen/712-5-5.html

易传·象传上·译文

...卦象是坤(地)下巽(风)上,为风吹拂于地上而遍及万物之表象,象征瞻仰。先代君王仿效风吹拂于地而遍及万物精神,视察四方,留心民风民俗,用教育来感化民众。 第一位(初六),像幼稚儿童一样观察景物,这是浅薄小人之道...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366.html

饮食多元化 适体顺四时--内经告诉我们如何饮食养生(下)_【中医宝典】

...辛与此相同。 内经还对五脏、气血、筋骨等疾病饮食禁忌做了说明,如灵枢·九针论说:病在筋,无食酸;病在气,无食辛;病在骨,无食咸,病在血,无食苦;病在肉,无食甘。素问·宣明五气说: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828.html

内经经文读法_圆运动古中医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达。所以内经又曰:冬不藏精,春必温病。凡冬时咳嗽不寐出汗劳心多欲等事,皆不藏精事。人在冬令,如能藏精。交春令后,本身木气,根本深稳,不随时令疏泄之气摇动起来,方不病温也。叔和搜集伤寒论原文,厥功大矣。妄加序例,其罪不小。况且...

http://qihuangzhishu.com/1101/116.htm

痿论_医旨绪余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则不能节制诸经,胃气虚弱,则脏腑无所受气。带脉不引,宗筋枯槁,而痿 之所由兆。故内经治痿,所以独取乎阳明也,以阳明为五脏六腑之海也。之一字,是谓足可以尽其治之辞。彼丹溪泻南补北之法,或可以施肺肾之痿,其于肉痿,敢试之乎?曰∶...

http://zhongyibaodian.com/yizhixuyu/742-5-39.html

春秋战国时期初具体系医学理论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耳,肺发为窍。文子·十守则云:肝主目,肾主耳,脾主舌,肺主鼻,胆主口。说明战国时期对五脏与驱体组织器官关系认识尚处于多说并存阶段。由于内经本身理论比较系统,故逐渐统一起来。内经还提出了脏腑相关理论。它认为五脏六腑虽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9-5.html

两种黄帝子孙-出自集外集拾遗补编_【鲁迅全集】

...一九三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在暨南大学讲演做文与做人中说:做文是茶余饭后事,不必认真,……玩笑玩笑,寻寻开心。(见一九三五年三月五日芒种半月刊创刊号所载曹聚仁我与林语堂先生往还终始一文所引) ...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815.html

得气和候气_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一种得气,内经中提出还得分辨是邪气还是正气。如灵枢·终始中指出: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一般说来,正常得气感应是满实而不紧涩,就是在转针和提插过程中,仅觉指下有一种学生感觉,而没有涩滞或行针困难现象。如果得气以后...

http://qihuangzhishu.com/113/113.htm

湿何以配土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之长诸多问题,便有了一个坚实依靠处。湿与土,合之为一体,分开来又有天地之别。湿以气讲,土以形言。形气之间是一个什么关系呢?内经讲得很清楚,就是气聚则形成。所以,土是什么?土是怎么构成?我们看到这个实实在在大块是怎么形成?...

http://qihuangzhishu.com/145/189.htm

传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者。景岳全书·伤寒典伤寒传变不可以日数为拘,亦不可以次序为拘,如内经言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之类。盖言传经之大概,非谓风患伤寒者必皆如此也。病邪轻重,正气强弱,以及治疗得当与否,是传经与不传经重要因素。观察疾病传经...

http://qihuangzhishu.com/167/797.htm

共找到1,091,15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