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凡数千言。文气不一贯,疑有脱简。朱长文《墨池编》所载二王书事,即其一节,知此文遭割裂已久,故多不相连属。龢在宋明帝时曾奉诏与巢尚之、徐希秀、孙奉伯编次二王书,此表末云“六年九月中书侍郎臣虞龢上”,六年即明帝泰始六年。 虞龢的《论书表》品题了...
...古经何当亡哉! △《石经周易》十卷,《周易指略例》一卷 右伪蜀广政辛亥孙逢吉书。广政,孟昶年号也。《说卦》“乾,健也”以下有韩康伯注,《略例》有唐四门助教邢�注。此与国子监本不同者也。以蜀中印本校邢�注《略例》,不同者,又百馀字。详其意义,似...
...听之。洵有二子轼、辙,龆龀授经,不知他习,进趋拜跪,仪状甚野,而独于文字中有可观者。始学声律,既成,以为不足尽力于其间,读孟、韩文,一见以为可作。引笔书纸,日数千言,坌然溢出,若有所相。年少狂勇,未尝更变,以为天子之爵禄可以攫取。闻京师多...
...这篇文章选自《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孔少府集》,又名《与曹公论盛孝章书》,是204年(汉献帝建安九年),孔融任少府时向曹操推荐盛孝章的一封信。盛孝章名宪,会稽人,也是汉末名士。曾任吴郡太守,因病辞官家居。孙策平吴后,对当时名士深为忌恨,孝章...
...【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六国论》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
...高宗曰:“吾欲従汝求一物,汝诚孝也,岂能违吾心耶,汝意如何”高宗哽咽流涕,引耳而听,受制命。太宗曰:“吾所欲得《兰亭》,可与我将去。”后随仙驾入玄宫矣,今赵模等所榻在者,一本尚直钱数万也。 ○又 一说王羲之,尝书《兰亭会序》。隋末广州好事僧有...
...的水面搅了个天翻地覆,使得散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明初朱后最初将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 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个作家的散文作品编选在一起刊行的《八先生文集》,后唐顺之在《文编》一书中也选录了这八个唐宋作家的作品。明朝中叶古文家...
...“书”是司马迁创行的史体之一。《索隐》说:“书者,五经六籍总名也”;《正义》说:“五经六籍,咸谓之书”。其实司马迁《史记》中的八书之书,与五经六籍之书完全不同。后者是名词;前者是动词,为书写之书,是记录的意思。班氏《汉书》改称为志,志、誌...
...《周公》之书,文尤繁杂不经。 《春秋》次之,比《周公》甚简,而微为不乱。 《广谥》最简,比二书差为齐一,沈约所取以成书。 约采诸家,其书最详。 贺琛因而增之,尤详备。 而皆病于无所去取。 扈蒙新书,其意妄伪,反为五家之所非笑。 ...
...六月受命任夔州(今四川奉节东)都督府长史,复访问黔、泾、巴、夏四邑民族情况,并参考《后汉书》、《夔城图经》、王通明《广异记》等书,为文附于此书第十卷后。书中对南诏统治区的政治、经济、民族、山川、交通城镇及境外诸国作了较详细记述,为现今仅存...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