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猥劣和腐烂的运命。 【注解】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一年十月二十三日上海《文学导报》第一卷第六、七期合刊。署名晏敖。 〔2〕“民族主义文学”一九三○年六月由国民党当局策划的文学运动,发起人是潘公展、范争波、朱应鹏、傅彦长、王平陵等国民党...
...。 “发挥”我们还无从知道,仅据眼前的方法看起来,是先看《两亲家游非洲》以养力,又看“爱国的歌舞表演”以兴奋,更看《日本小品文选》〔9〕和《艺术三家言》〔10〕并且略进茶点而发挥。那么,中国就得救了。 不成。这恐怕不必文学青年,就是文学小囡...
...的女性一般。留学生大多数是家里有钱,或由政府派遣,为的是将来给家族或国家增光,贫穷和受不到教育的女人怎么能同日而语。所以,虽在现在,其实是缠着小脚,“跑起路来一摇一摆的”女人还不少。 至于困苦,那是用不着多谈,只要看同一的《申报》上,记载着...
...现在是店徒——走过亚东书馆,顺便走了进去。 在杂乱的书报堆里找到了几期《语丝》,便买来把它读。 在广告栏中看见了有所谓《莽原》的广告和目录,说是由先生主编的,定神一想,似乎刚才在亚东书馆也乱置在里面,便懊悔的什么似的。要再乘电车出去,时钱两缺...
...海鸥》、《樱桃园》等。安特来夫(1871~1919),通译安德烈夫,著有中篇小说《红的笑》等。他们都是俄国作家。 〔4〕MrACat和MissRose英语:猫先生和玫瑰小姐 ⑤至尔妙伦 参看《三闲集·〈小彼得〉译本序》及其注③。她所作《小...
...言语来往,所以也就是“扳谈”的开头。我一向以为这是现在的洋场上才有的,今看《花间集》〔2〕,乃知道唐朝就已经有了这样的事,那里面有张泌〔3〕的《浣溪纱》调十首,其九云: 晚逐香车入凤城〔4〕,东风斜揭绣帘轻,慢回娇眼笑盈盈。消息未通何计是,便...
...1、《子张》原文和译文-出自《论语》 2、《微子》原文和译文-出自《论语》 3、《阳货》原文和译文-出自《论语》 4、《季氏》原文和译文-出自《论语》 5、《卫灵公》原文和译文-出自《论语》 6、《尧曰》原文和译文-出自《论语》 7、《宪...
...作品看,虽内容比较驳杂恢诡,但规模阔大,足以转变明文的衰微格局,振作明末清初的文风。《汤义仍先生文集序》、《游黄山记》、《兵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孙公行状》、《忠烈杨公墓志铭》、《徐霞客传》、 《答唐训导汝谔论文书》、《袁伯应<南征吟>小引》、...
...仅有的证据。意指不足凭信。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涑水》:“考服虔之说,又与俗符,贤于杜氏单文孤证矣。” 录寄贵刊,希为刊载,一以略助多闻,二以见~,是难以‘必定’一种史实而常有‘什么疑义’的。 ◎鲁迅《二心集·关于<唐三藏取经诗话>的...
...元朝统治者曾强制规定诏令、奏章和官府文书都必须使用蒙文,而附以汉文的译文。唐代和元代这类翻译多为直译,保存了原文的一些语法结构,有的词还用汉语音译,对当时及后来的汉语词汇和语法,都产生过不小的影响。 〔18〕“于我如浮云”语见《论语·述而》...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