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频病太阳太阴 冯世纶临证实录(九)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第十六第16条: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方书中对本方的应用少有提及,甚至有学者认为本方组方毫无法度,不堪取用。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一书中指出:方中赤小豆可排痈脓,祛湿热,...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259.html

浅谈考古资料古医籍研究中的作用_【中医宝典】

...的一些内容。如汉代著名古文学家郑玄认为新修本草。 敦煌医卷P·3822(唐代写本)为唐·苏恭本草音唯一原抄本,原书大约五代后期散逸。P·3655明堂五脏论于论述全身血脉之循行法则时,直接引吕广撰玉匮针经人之血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88.html

和解法脂肪肝治疗中的应用_【中医宝典】

...脂肪肝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近年发病率日趋上升,属于中医积聚痰浊胁痛等范畴。采用中医和解法治疗脂肪肝,能有效清除有害因素对肝脏的损伤,有利于脂肪肝的恢复。 ■病位肝脾两脏 肝藏血,主疏泄,脾统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0609.html

远血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先排便后下血之证。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景岳全书·杂症谟谓:便后者,其来远,远者或小肠,或在于胃。因脾气虚寒,不能统血所致者,证见血色暗黑,唇淡口和,四肢不温,舌淡...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707.htm

南怀瑾谈中医_【中医宝典】

...与中国医理 究竟易经的道理与中国医理有多大关系?这是一个很奇妙的问题,要说起来,医理与易学是没有太大的直接关系。 诸位一定会说,既无什么太大的关系,还研究什么呢?这就要说到道家了。 秦汉以前,春秋战国时代,道家有所谓方士之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040.html

煎药机中药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_【中医宝典】

...一、煎药机的诞生推动了中药发展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独特的疗效和较少的副作用受到全球广大患者的推崇。但中药的煎煮方法非常讲究,从器具到火候,先煎后下,烊化冲服,但煎煮费时,服用携带不便。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提出:凡服汤药,虽...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540.html

瘀预兆_中医疾病预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心所鼓动,脾统血,血的生成及统摄主宰于脾。肝藏血,主血的调节与蓄藏,故瘀血的产生机制与心肝脾三脏的关系最大。(一)未离经瘀血的形成机制未离经瘀血又称郁血,乃血行缓慢,血液流滞于经络之内,故金匮要略曰:内结为瘀血,可因情志怫郁,...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jibingyuce/128-8-20.html

李兴培教授谈小柴胡汤事件后汉方医学的变化-日本重拾辨证论治_【中医宝典】

...李永强  宁建武 中医国际上首度遭遇信任危机一一日本发生的小柴胡汤事件根由之诠释。 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起,中医、中西医结合又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日本也逐渐恢复与中国交流中医学术,如和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共探血瘀证,购买冠心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6842.html

伤寒杂病论对方剂学的贡献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脏腑辩证为准则,灵活地运用于外感伤寒与内伤杂病的治疗中。据统计,伤寒论收载方剂113首(其中禹余粮丸有名无方,故实为112首),金匮要略收载方剂262首,除去二书重复者,实得269首。伤寒论中的方剂可分为十二类,如桂枝汤类19方,...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79.htm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简介_伤寒杂病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书。王叔和与张仲景的渊源颇深,不但为他整理了医书,还为我们留下了最早的关于张仲景的文字记载。王叔和脉经序里说: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和鹊之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之后,该书逐渐民间流传,并受到...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zabinglun512/103-1-0.html

共找到698,82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