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老恒言》谈养生_【中医宝典】

...1.认为养生指导思想惟在顺应自然。曹氏一生养生不求助于医药,不求助于引导,惟以顺应自然为宗法,以求颐养天和,克享遐寿。主张养生要适应日常生活习惯,不可有半点勉强。曹氏批判汉乐府诗所云努力加餐饭,认为老年人不减足矣,加则必扰胃气,况努力...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7978.html

三白 润一秋_秋季养生_【中医宝典】

...,虽不及燕窝、虫草等传统补品高贵,但有独特的营养价值。 润燥第一菜——莲藕 荷莲一身是宝,秋藕最补人,秋令时节,鲜藕应市。此时吃藕,能养阴清热、清心安神。鲜藕有明显的开胃清热、血益气的功效,增强人体免疫力。 食用莲藕生熟皆可。凉拌生吃...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564.html

说古论今话养生②_【中医宝典】

...□ 张国玺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古人讲饮食养生,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五菜为充。这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健康膳食金字塔了。《养生录》中谈到养生,食宜早些、食宜暖些、食宜少些、食宜淡些、食宜缓些、食宜软些。南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797.html

对联中的养生之道_【中医宝典】

...三者和《论语》上说的君子有三戒是一样的,务必戒除;佛家所讲的守戒、禅定、得智慧,和圣经(指儒家典籍《大学》)所讲的定、静、安、虑、得五个字是相通的,务必治守。做到了这些,对身心健康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静亦静,动亦动,五脏克消失欲火;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102.html

《呻吟语摘》在线阅读

...《圣贤》等九篇,共约数百条含意深刻、富有哲理的语录。 本书向我们谈人生、谈哲理、抨时弊,内容涉及人生修养、处世原则、兴邦治国、养生之道。行文中时常出现警言妙语、真知灼见。 在修身方面,作者认为,沉静最是美质,心存而不放者,而任口恣情...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110.html

养生哪个更重要_【中医宝典】

...们的情绪?你却看不到。中医讲:五脏要和,神怡!五脏是看不到的。如果五脏中阳亢,这个老人肯定火大;如果阴阳平,这个老人体格就健康。 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部分比的部分要走得快。因此,护是老人养生延寿的关键!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9136.html

养生:如何避免房劳发生_【中医宝典】

...赞同态度,不过有人主张其人弱者,更宜慎之。由于年龄不同,精力和性的要求有差 异,因此,不能超脱年龄和实际精力而恣意行事,否则就易戕伐身体、折人寿命。 其次,要合房有术。从医学和养生角度来讲,夫妻合房要讲究适当的方法。在这方面,过去一直被...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425.html

颜氏家训养生_【中医宝典】

...供养父母的辛劳;成年以后,又增加养育妻子儿女的拖累。此外,还有穿衣吃饭的费用,公事私事牵挂。在这些纷纭的事务中,要想超脱于尘世之外,隐身于山林之中,进行养生保健,是不切合实际的。颜氏说,他认真考察过道教的经典,纵使得仙,终当有死,不能脱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808.html

秋日养生为贵_【中医宝典】

...秋天,从立秋开始,历经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个节气,其中的秋分为季节气候的转变环节。《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秋季的气候是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立秋至处暑,秋阳肆虐,温度较高,...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088.html

养生重新审视中医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两重天的现象呢? 中医养生书籍成了红宝书 曲黎敏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老师,她的走红源于去年应邀录制的讲座《黄帝内经养生智慧》,节目在山东教育电视台播出后,反响强烈。之后,国内30多家电视台反复播出她的讲座,她出的书籍长期居图书排行榜榜首。...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760.html

共找到378,22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