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良好效果。ECD单独应用时,边缘固定效应重,但与戊二醛、Tris及PB联合应用,效果明显改善,细胞质仍可渗透,利用细胞中抗原的定位,超微结构保存较好。目前认为是一种用于培养细胞电镜水平免疫细胞化学研究的很好的固定剂。10.四氧化锇(锇酸...
...诊断 本病早期常无症状,或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当病人出现典型的阵发性皮肤潮红,并且反应发作,久治不愈者,应想到本病的可能。当病人在皮肤潮红的同时,伴有心动过速、血压下降、哮喘、呼吸困难、腹痛、腹泻等类癌综合征表现者,更支持本病的诊断。 对被...
...瘤细胞胞浆内分泌颗粒数量多,球形,外周有界膜,直径300~500nm。2.颗粒疏松型临床上也伴有肢端肥大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可见胞浆中有斑点状的生长激素阳性反应物质。电镜下,瘤细胞胞浆内可见分泌颗粒,但数量少,直径大多约100~250nm。...
...自1969年以来,我们高兴的看到原位杂交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已从分子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发展成为生命科学的有效的研究方法。在原位杂交免疫细胞化学发展过程中两个关键性的突破是核酸探针制备的标记物的改进。核酸探针由克隆的核酸探针发展到无克隆的合成的...
...绒癌。 病理诊断:滋养细胞肿瘤明确诊断主要依据大体标本病检,尤在区分侵蚀性葡萄胎和绒癌时,更需要病理检查。刮宫取得内膜标本以及阴道结节的活检均不足以证明是侵蚀性葡萄胎或绒癌。 根据1954年Novak提出的区分方法。凡大体标本或显微镜下见到...
...肿瘤多发生于下睑,约占全部病例的2/3,内眦部和上睑各占15%,外眦部最少,约为5%。 结节溃疡型基底细胞癌临床最为多见,表现为高起,外观呈坚硬的“珍珠样”结节,表面毛细血管扩张。随着结节逐渐长大,中央发生溃疡,缓慢向周围发展,周围边缘...
...,先使肿瘤和肿大的淋巴结变小,然后手术切除鼻窦、眼眶肿瘤和转移的淋巴结。也有人主张先切除较大的肿瘤团块和肿大的淋巴结,后进行局部的外照射治疗。再进行全身的化学药物治疗。鼻窦鳞状细胞癌侵犯眼眶引起眶内继发性肿瘤,治疗已超出了眼科医生能力范围,...
...胃肠道(包括胆囊及肝外胆道)的植物性神经分布有二个来源:①外源性神经(extrinsic nerve),指神经来自胃肠道以外的其它部位。②内源性神经(intrinsic nerve),指神经来自胃肠及胆道壁内的神经丛。要应用免疫细胞化学...
...腺泡细胞癌是一种较少见的涎腺肿瘤,占涎腺肿瘤的1%~3%,占大涎腺肿瘤的1%~4%,占涎腺恶性肿瘤的5.1%~12%。据Garder报告,占大涎腺恶性肿瘤的7%~15%。发生部位以腮腺最多,几乎为腮腺所独有。但发生在颌下腺、舌下腺及小涎腺...
...皮肤癌鳞状细胞癌亦称皮样癌,主要从有鳞状上皮复盖的皮肤开始。皮肤和结膜交界处的睑缘是其多发部位。此类癌肿恶性程度较基底细胞癌者为高。发展较快,破坏也较大。即可破坏眼部组织,侵入副鼻窦或颅内,又可以通过淋巴管转移至耳前或颌下淋巴结,甚至引起...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