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主要发生于Ⅰ期梅毒,称为硬下疳,皮损好发于生殖器部位,也可发生于唇、咽、舌和乳房等处。 生殖器疱疹:在生殖器部位先出现多个丘疹、小水疱或脓疱,继而演变为糜烂、溃疡,皮损处有瘙痒和疼痛感,溃疡一般3—4周左右消退,痊愈后可有新的损害...
...软性下疳是感染软下疳链杆菌(杜克洛嗜血杆菌)而引起的外生殖器化脓性疼痛性疾病。由于其表现的症状与一期梅毒硬下疳相类似,但下疳硬度较软,故各之软下疳,以示区别。【病因病机提要】本病多由房事不洁,湿热毒邪侵染外阴;或欲火内炽,湿热素盛,以致败...
...厚朴混淆品(1)——土厚朴(Tuhoupo)[来源]木兰科(Magnoliaceae)植物南木莲Manglietia chingii Dandy的干燥树皮。[性状]单卷、双卷、半卷或板片状,厚2-5mm。外表面灰至灰褐色,有众多圆形或...
...指对脑脊液中的全部细胞进行计数。脑脊液不含红细胞,无白细胞或含极少量的白细胞。 脑脊液的细胞计数有助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中性粒细胞增多:多见于细菌性化脓性脑膜炎,常达(1~20)×109/L;早期病毒性脑膜脑炎、早期...
...在-78℃时存活数年。在肥皂水中立即死亡;在0.1%苯酚溶液中15min死亡;在5%甲醛溶液中5min死亡;用1∶5000氧化汞溶液可立即将其杀死;0.1%新洁而灭溶液和高锰酸钾溶液均有很好的杀灭作用。 (二)发病机制 梅毒的发病机制详见...
...反应呈阳性。 (三)后天性梅毒 骨关节的病理改变发生在梅毒的第二、三期。第二期可累及骨膜,骨皮质,松质骨和滑膜,如关节囊,滑囊和腱鞘等。其中以骨膜炎为多见,约占三分之二。好发于胫骨,尺骨,桡骨,腓骨,股骨,肱骨等。常见于成年人梅毒发疹期发生...
...浆液性。疼痛显著无局部淋巴结肿大、软、痛、化脓、易破溃肿大、硬、不痛、不化脓病原体杜克雷嗜血杆菌梅毒螺旋体梅毒血清学试验阴性阳性(感染6周后)第十节 治疗软下疳不经治疗的自然病程可持续数月,小的病损可在2-4周内愈合。由于出现了对磺胺和四环素...
...又称第三,是一种呈短链状的名字叫杜克雷嗜血杆菌的细菌(hemop hilus ducrey)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过去它的发病率仅次于、,现在由于抗生素的普遍应用,它已成为一种少见病,但全国各地仍有不少病例报道,尤其本病易与梅毒硬下疳及...
...(一)发病原因 1.传染源 传染源是现症梅毒患者及隐性梅毒孕妇。梅毒螺旋体可通过完整的皮肤或黏膜进入体内。早期梅毒皮肤黏膜损害的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体,有很强的传染性,随着病程的进展传染性越来越小,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而受染的情况较少见。...
...神经梅毒为苍白密螺旋体(梅毒螺旋体)感染神经系统所引起的疾病。分为先天性与后天性梅毒两类。先天性梅毒系母体内的梅毒病原经胎盘传给胎儿所致,后天梅毒患者通过性行为感染给对方。【病理】可分为间质损害与实质损害两类病理改变。间质改变主要为脑膜、...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