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会穴与配伍特点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 《针灸甲乙经·精神五脏》:“是故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 五脏主藏精,精是人生的基本物质,不可泻,精泻则阴虚,阴虚则阳失其守,不能化气,人即不能生存。为此,交会...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95.html

诊法_《侣山堂类辩》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夫诊脉察色, 于《灵》、《素》诸经。西晋王叔和,因《伤寒论》、《金匮要略》,编辑《脉经》十卷,内虽采用经语,其中不无杜撰,且多之蛇足,图画奇八怪之形状,疑惑后学,反多岐路之悲。五代高阳生,假叔和名,撰《诀》二卷,然亦有所长。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lvshantangleibian/803-5-18.html

经络浅深_《中风》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阳明二,足阳明二,凡为卫气总汇之地。第三层为少阳所行之地,手少阳二,足少阳二,凡为卫气初出之地。以上三层皆名为,少阳近,为半表半里之界。第层为太阴所行之地,手太阴二,足太阴二,凡为卫气初退之地。第五层,为少阴所行之地,手...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fenglun5662/277-6-0.html

温热症辨似要义_《重订广温热》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伏邪自而渐出于,非比阳虚不任发表也。此在之实症似虚者也。又以半表半里之∶寒热往来,胸胁满,邪在半表半里也,其当弦,其口当渴,而反沉,口不渴,则似寒矣。故人惑于沉,而以胸胁满为太阴,口不渴为内寒,而误用理中汤。不知伏邪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dingguangwenrelun/667-5-14.html

诊候入式歌_《诀刊误》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四季十八日中所诊而见者言之耳.在意专心察细微.灵枢晓解通玄记.浮芤滑实弦紧洪.〔〕(阳脉)还应是本宗.微沉缓涩迟并伏.濡弱相兼〔〕(阴脉)同.不可以表里定名也.惟浮沉二.可以表里.黄、岐、越人、仲景、叔和皆不言表.脉经王氏...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juekanwu/943-7-1.html

《医效秘传》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温攻里之药用寒温之药用热论 十六种治法 一 伤寒 二 伤风 三 伤寒见风 伤风见寒 五 湿 六 湿温 风温 冬温温毒 九 中暍 十 温病 十一 热病 十二 晚发 十三 痉病 十四 温疟 十五 时行 十六 寒疫 温热从种福堂本补入...

http://qihuangzhishu.com/815/index.htm

魏长春_【中医宝典】

...为气血皆有余之候,有三部之长,有一部之长,按之如牵绳则病。为壮热,为癫痫,为阳毒内蕴,为三焦烦热,为阳明经热盛。 散:浮而虚大为散,其象有,有阴无阳,按之满指,散而不聚,来去不明。散为气血耗散,脏腑真气消耗。若心脉浮大而散,肺短涩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82.html

温病法解_《研经言》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凡来盛去微,如人喘状者,是邪气由薄里之象;若又动数不均,则薄里尤急,即初大渐小之厥也。伤寒得之为恶寒甚而热多者以此。今病过数日,不见此二,知其邪将衰,不能薄里,不薄必还,将汗之兆也。然亦有不薄又不还,逗留半表里间而如是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jingyan/769-10-23.html

诀合河图洛书_《诀乳海》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当与洪范九畴并传而不朽矣.所以叔和以为阳.其数奇.为阴.其数偶.复有九道之.以配八卦九宫.共成二十四.以配二十四气.其意盖亦深且远矣.而说者有谓二十四不足尽之神情.以诋毁叔和之诀.不知二十四.乃诸脉之纲领.亦犹易之有八卦...

http://qihuangzhishu.com/928/55.htm

的解释_歪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杂乱不整的样子。 茅盾 《上海·我的二房东》:“沿马路的电灯柱上,门口,都有些红纸小方块;烂疮膏药似的,歪贴着。”...

http://hanwen360.com/cy/361135.html

共找到298,52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